第(1/3)頁 卻說這邊, 太子妃從慈寧宮出來之后,直接就回東宮來了,并未再和其他妃嬪們寒暄, 所以這會兒還不知錦嬪方才那番話,把自己推到了風頭浪尖上。 可太子妃不知此事,碧青卻瞧著自家娘娘身上這正紅色, 不免多嘴一句道:“娘娘,這大婚已過,娘娘要不讓尚衣局的繡娘給您做了新衣來。” 太子妃和碧青主仆關系這么多年,聽她這么說,又怎么能不知道她的擔心。 可太子妃卻暗暗嘆息一聲道:“若孝儀皇后還在世, 本宮哪里還需要為太子爭這個臉面。” “本宮更不愚蠢, 可本宮難道還有別的選擇嗎?如今宸貴妃寵冠六宮,若本宮什么都不做, 東宮豈不愈發(fā)讓人看輕。大家也只知道去討好宸貴妃, 甚至想著將來六皇子會取代太子殿下。” 聽著娘娘這些話,碧青卻還是覺著娘娘這么做,多少有些不妥。 雖說娘娘此舉是為了震懾宸貴妃,可實際上, 卻是把宮里其他妃嬪都得罪了。 畢竟,即便貴如魏貴妃,那也不過是皇上的妾室。 看著碧青欲言又止的樣子, 太子妃緩緩又道:“好在本宮這么做, 也未曾算失了規(guī)矩,畢竟太子本就是江、山正統(tǒng),便是落在皇上耳中,也尋不出本宮的錯處來的。何況, 太后娘娘也未曾說本宮什么,不僅如此,太后娘娘還讓本宮學著管理宮務,可見,在太后娘娘心里,到底還是注重東宮的。” 正說著話呢,卻見有宮女緩步進來回稟:“娘娘,裴良娣過來給您請安了。” 聞著宮女的話,太子妃神色頓時滿是厭惡。 見娘娘面色不悅,碧青忙勸著她道:“娘娘,您可是太子妃,將來是要母儀天下的,如何能傳出善妒的名聲。何況,裴良娣若出身低些也就罷了,可她畢竟是顯國公府的姑娘,和太子又是表兄妹,往日里也頗得太后娘娘照拂,您便是心里再氣不過,也不該冷著裴良娣的。” 這個道理,太子妃又哪里有不清楚的,只她方才心里堵得慌罷了,畢竟讓她眼睜睜的看著裴妧誕下太子的庶長子,這無異于是打了她一記耳光。 可如碧青所說,她此時也只能忍了所有的委屈。 很快,裴妧就緩步進來了。只她如今還有一個多月就要生產,所以行動已是有些不便,進來時更是由身邊的宮女扶著。 大婚那日太子妃雖已經見過裴妧了,可此刻,她還是不由朝裴妧看去。 按說裴妧之前是要留在皇上身邊侍奉的,如今出了這樣的丑事,成了太子良娣,這事兒若換做任何人,怕早該嚇的惶惶不可終日了。 可偏偏,裴妧的氣色看著極好,太子妃如何能不知,裴妧能如此好氣色,定是背后有太子做依仗。 想到這些,太子妃便不由攥緊了手中的帕子。 太子妃眼中的不甘裴妧自然都看在眼中了,可她卻裝作沒看到,扶著腰,緩緩屈身行禮道:“妾身給娘娘請安。” 太子妃哪里敢讓她真的行禮,忙讓人賜座,道:“本宮早就說過,妹妹身子重了,日后便無需多禮,怎的妹妹還這樣和本宮見外。” 見太子妃如此賢惠大度,裴妧心中不由冷哼一聲,她自是不甘屈居太子妃之下的,在她看來,這東宮,未來只能是她一人的天下。 為此,她這些日子早就暗中在太子跟前給太子妃上了眼藥。說皇上指了兵部尚書府的姑娘為太子妃,無疑是試探太子,太子若專寵太子妃,只怕皇上疑心越發(fā)重,真的惹了皇上的厭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