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長孫無忌本想大喊幾聲,殿下,殿下,你還好嗎? 可是,他也知道,若是如此行事,一旦被陛下知道的話,勢必連承乾都跟著受罰。 唉! 長孫無忌,默默的轉身往立政殿而去。 眼下,也只有問問自己的妹妹,太子到底是怎么了? “兄長,承乾純屬咎由自取,陛下禁足他百日時間,觀音婢以為,實屬不過分。” 立政殿里,長孫無忌聽完長孫皇后的話,臉色瞬間煞白了起來。 禁足百日! 竟然是禁足百日的處罰。 “觀音婢,承乾可是剛剛立下不世之功啊!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長孫無忌一副悲憤欲絕的模樣。 讓聞者落淚,見者傷心! “兄長,承乾所為,觀音婢實在是難以啟齒,兄長還是別問了……” “觀音婢只是希望,這百日的禁足時間,能讓承乾有所醒悟。” “他是大唐儲君,一國太子,豈能有如此德行?” “陛下言稱他身上有多處傷患,那是為了維護皇家顏面,為了保住他的太子之位……” “若是此事天下皆知的話,承乾這太子之位,怕是一日也做不成了……” 長孫無忌算是知道了,承乾這是失德了。 而且還是非常嚴重的失德,以至于讓皇后都勃然大怒。 立政殿外,魏王李泰,將這一切聽的真真切切的。 李泰嘴角彎起一抹弧度。 來了,屬于他李泰的機會,終于來了。 聽母后的意思,皇兄犯下的過錯,還是很大的過錯,足以讓他從太子之位上,挪一挪! 李泰悄悄的轉身而去。 給母后請安的事情,可以暫且推遲一刻。 眼下,最要緊的,還是派人打聽打聽,皇兄昨日到底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以至于竟然能被父皇禁足百日。 禁足百日,這處罰力度,對于一位太子來說,那可是極其嚴重的。 李泰興沖沖的返回魏王府。 仔細斟酌一番后,李泰決定先去拜訪中書侍郎岑文本。 岑文本,字景仁,鄧州棘陽人,(今河南新野)。 西梁吏部尚書岑善方之孫。 祖父岑善方,仕西梁蕭察,官至吏部尚書。 父親岑之象,隋末時期虞部侍郎/邯鄲縣令,遭人誣陷。 岑文本十四歲時到司隸為父訴冤,辭情激昂懇切,召對明辯。其父冤獄得以昭雪,從此名揚天下。 河間郡王李孝恭,平定江南,岑文本出面安撫民眾,被李孝恭所看中,從此岑文本正式算是踏足大唐仕途。 今年剛剛被李世民任命為中書侍郎。 李泰之所以選擇拜訪岑文本,因為就在岑文本升任中書侍郎前,還被父皇授命教導李泰課業。 “臣,參見魏王殿下!” 岑文本沒想到,魏王李泰竟然親臨自己的府邸,剛剛下朝回府不久的岑文本,立即恭敬的施禮拜見。 “先生,快快免禮!” “自從先生升任中書侍郎,青雀甚是懷念先生教導青雀的日子啊。” 不得不說,李泰這手感情牌,打的非常之好。 瞬間讓岑文本大受感動。 二人相對而坐,早有丫鬟將茶水奉上。 “先生,太子德行盡失,被父皇禁足百日,青雀還請先生助我一臂之力!” 李泰決定不兜兜轉轉了,還不如直接開門見山,顯得自己更加有誠意。 “殿下,太子殿下不是身有多處傷患?今日早朝,這可是陛下親口所言?” 聽了岑文本的話,李泰微笑著開口說道。 “先生,事關皇家顏面,父皇自然不能將實情道出,否則的話,正如母后所言,太子將會受到百官彈劾,一刻也不得保也……” 李泰端起茶杯,淺飲一口,微笑著開口說道。 嘶! 岑文本聞言,倒吸一口涼氣。 若是太子如此德不匹配的話,那……面前的這位,還真有從龍的可能。 “殿下,您讓臣如何助您一臂之力?莫非殿下想走那從龍之路?” 李泰如此言簡意賅,岑文本自然也沒有繞圈子。 “先生所言甚是,青雀正有此意,若是太子不能再勝任太子之位,先生,青雀以為,這太子之位,非青雀莫屬也!” “殿下,還有一位秦王……” 岑文本毫不掩飾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殿下,若是太子之位,真正易主的話,秦王呼聲,無疑是最高的……” 聽了岑文本的話,李泰臉色明顯鄭重了起來。 “先生,所以青雀需要先生相助!” “只要秦王一直身在西域之地,想必對青雀構不成威脅,更何況青雀乃是嫡出……” 岑文本聞言點點頭,開口說道。 “既然殿下心意已決,臣,自當盡心盡力相助殿下!” 李泰聞言,立即開心的笑了起來。 二人私聊良久,李泰方才微笑著乘坐馬車離去。 ……… 魏征回到魏府,眉頭緊皺,苦苦思索起來。 事出反常必有妖! 今日陛下的行為,太過奇怪! 昨日里,太子明明強壯的跟個牛犢似的。 今日里,怎么就身有多處傷患了呢? 思前想后,魏征還是決定,將此事飛鴿傳書給自己的乘龍快婿。 正好也借此,驗證一下,這飛鴿傳書,到底靠不靠譜。 魏征仔細的,將紙條用錦緞包裹起來,以免信鴿路上遭遇風雨,這一趟送去一個寂寞。 打開魏府大門,確定四下無人后,魏征將紙條綁在信鴿腿部,然后用力拋向天空。 信鴿鳴叫一聲,然后便展翅翱翔,很快便消失的無影無蹤。 三日后。 腿綁信件的信鴿鳴叫著,落在了都督府,專門為它設置的鴿子窩里。 李根微笑著,將綁在信鴿腿部的紙條取下。 然后抓一把糧食,犒賞一路護送信件而來的有功之臣。 從長安到輪臺城,足足有五千余里路程。 這個時代,也只有信鴿,可以在三四日左右將消息送來。 李根將紙條仔細鋪展開來,看完紙條后,李根瞬間陷入沉思之中。 太子竟然將高句麗和百濟給拿下了,硬生生的將這場大戰提前了將近十年。 而,更加奇怪的是,慶功宴上非常壯實的太子,竟然在第二日的早朝上,沒有現身。 父皇美名其曰為,身上有多處傷患,需要靜養百日時間左右。 不對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