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433章 閣老和匠官-《大明嫡子》


    第(1/3)頁

    文淵閣里,一場權力的分配,平靜的如同早春一樣,悄無聲息的發生。

    任亨泰、解縉、高仰止三人,藏在只言片語之下的潛臺詞,默契平和的將文淵閣里的權力劃分清楚。

    作為第一個接到皇帝口諭,領文淵閣,督辦新政一事的任亨泰,無可爭議的比先入文淵閣的解縉,開始了他總領文淵閣,總領朝堂的帝國閣老經歷。

    而解縉作為一直入值文淵閣,署理朝政奏章的人,也以文華殿行走、翰林院學士的身份,作為文淵閣內僅次于任亨泰的第二人。

    至于高仰止這位帝國最年輕的封疆大吏,因為官場資歷,自然只能是陪坐圓凳之上。

    榻上,成堆的奏章前。

    解縉充當了分發國事任務的角色,頭等要緊的事情,諸如今日應天城朝堂變局,已然開始的邊疆北征諸事,皆是先行送到任亨泰面前。

    至于大明十四道諸司衙門事,則是被解縉留在手邊,往下的天下府縣事方才會被送到高仰止的手上。

    高仰止有些不太適應,望著那十倍于交趾道的地方府縣之事,心中略感不安。

    自己昨日入京,入京尚未領旨,便已經在這文淵閣里要對天下官員呈奏的事情進行票擬,實在是讓他有些誠惶誠恐。

    哪怕宮里頭定然是已經交代過的,但卻不符合朝堂上的規矩。

    “慶陽府環縣縣令奏請朝廷撥棉、布等物,以備今歲入冬,邊民及邊軍衛所之用。不知似這等奏請,朝廷當以何回應?”

    高仰止拿起頭一份奏章,從頭看到尾,思索了幾下,最終還是選擇了開口詢問。

    解縉此刻正低著頭審閱票擬批注自己手頭的奏章,聽聞此言,嘴角不由微微一笑,而后收斂起來,抬頭看向對面的任亨泰。

    任亨泰正在審閱吏部送上來的添補朝廷官缺的方案,聞聽詢問,察覺注視,亦是放下筆抬起頭。

    他稍作復盤,皺眉開口道:“慶陽府哪來的邊民、邊軍為所?北邊是寧夏后衛、榆林衛拱衛陜西道北大門,治下安邊所亦是由陜西行都司衙門調撥糧草物資。他們哪來的臉!”

    第一日入值文淵閣的任亨泰,不知不覺隱約之間,已經有了帝國文官掌總的威嚴。

    高仰止還在思考著任亨泰的提點,以及可以算作是官場上的教導。

    解縉則是面帶微笑的看向一旁的白玉秀:“將陜西道近來奏請的奏章取過來給他。”

    任亨泰則是繼續提點道:“朝堂上的不容易,地方上從來都不會考慮。朝廷需要顧慮整個天下十四道的府縣,地方上卻只要顧好治下即可。能從朝廷多要一分,他們就能過的更好一些,也更能出政績。這個時候,朝廷就要有明眼,要知曉地方上一樣樣的根底,不能別他們一道奏章就給蒙混過去了。”

    這是經驗之談。

    高仰止拱拱手,算作是全都記下了。

    這時候白玉秀已經是從一旁的案牘架上,取來了陜西道去歲至今的各種奏請奏章,送到高仰止面前。

    他甚至是細心的將幾份慶陽府及周邊府縣的奏章單獨分了出來。

    高仰止接過奏章,幾份看下來,臉色就有些不好看了。

    “慶陽府這是上下都一個樣?三月一奏請,這是要作甚?”

    解縉輕笑一聲:“無他爾,叫苦也。不管到底苦不苦,總是要讓朝廷知道他們是苦的。”

    任亨泰眉頭皺了一下,搖頭道:“票擬批注吧,欽天監那邊前些日子提過,今年冬天大概是有嚴寒,折三成準請,以備不時之需,若無事,則可就地解送邊軍使用,陛下允準之后,即報于陜西行都司知曉。”

    說完之后,任亨泰停頓思索了一下,側目看向對面的解縉。

    “春風,任閣此言方為持國,日后當多學多聽。”解縉輕言細語,諄諄教導。

    高仰止從善如流,提筆將任亨泰的票擬意見一字不落的書在了慶陽府環縣奏請奏章之上。

    隨后,三人便繼續票擬奏章。

    諸多國事還需要在京中所剩無幾的官員入宮前,一一票擬完畢,送到圣前。

    白玉秀和王信陵兩人叫了文淵閣這邊的小吏上前伺候,兩人便默默的退出正堂外。

    “學長,您說先生為什么要拱手相讓文淵閣的頭把交椅?這文淵閣分明就是先生最先走進來的。”

    到了外頭,王信陵瞧著四下無人,便在角落里皺起眉頭與白玉秀為先生打抱不平起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洱| 电白县| 绍兴市| 敦化市| 鹿泉市| 江门市| 迁安市| 东辽县| 孝感市| 扶沟县| 郸城县| 衡阳市| 潢川县| 和平县| 江门市| 乐陵市| 中山市| 麻江县| 监利县| 安泽县| 四川省| 麦盖提县| 河源市| 合川市| 康平县| 贵阳市| 大竹县| 富锦市| 上栗县| 云梦县| 巴塘县| 台中县| 霸州市| 通江县| 海安县| 梅州市| 碌曲县| 沭阳县| 县级市| 常山县| 长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