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檢舉是秘密進行的,所以知道的人少之又少。 李元吉雖然派人盯著李建成宮里的所有動向,以及慶州方向的所有動向,但并沒有第一時間得到消息。 所以專心致志的應對起了長孫的到訪。 長孫是坐著一架馬車抵達九龍潭山的,馬車并不華麗,甚至還有點質樸,但無人敢輕視。 因為馬車四周守著足足十八位宦官,二十四位侍婢,一百六十七位帶刀的猛士。 所以馬車再怎么質樸,也很容易讓人判斷出,馬車里的人十分尊貴。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十八位宦官,還是二十四侍婢,以及一百六十七位帶刀的猛士,皆是李承乾的人,而不是長孫的人,亦不是李世民的人。 李承乾是李氏嫡系的嫡長孫,出生以后深受李淵恩寵。 不僅名字是李淵和群臣們一起和議的,宦官、侍婢、侍衛等等,也是李淵精挑細選以后,欽賜的。 甚至連他出生的宮殿,也因為他改了個名字。 這在他的同輩當中,是獨一份的。 就連已經亡故的李承宗,也沒享受到這種待遇。 據小道消息稱,李淵第二次許諾李世民太子之位,也跟李承乾有關。 李元吉覺得這個小道消息的準確率應該很大。 李淵作為一個封建大家長,一個帝王,在選定繼承人的時候,除了要看繼承人是否具備繼承他的一切的資格外,還得看他的繼承人能否將他的一切,順利的傳承下去。 所以,繼承人有沒有嫡系的兒子,很重要,出生的早晚,也很重要。 長孫的馬車到了精舍邊百丈的地方以后,就停下了,長孫的貼身女官,穿著一身紅襖,邁著小碎步趕到了精舍內稟告。 雖說不是什么正式的拜訪,且昨日已經派人傳過話了,但到了門口,還是要先打一聲招呼,給主人家一個準備準備,收拾收拾的時間。 就跟后世的人,去拜訪別人,雖然已經提前通過信了,但仍舊要敲門一樣。 畢竟,你也不知道主人家在你到訪的時候,是否閑暇,又是否……穿著衣服。 若是沒有穿衣服,那冒然的闖入,豈不是很尷尬。 李元吉和楊妙言得到稟告,一起趕到精舍外相迎。 人家是二嫂,半個長輩,你可以不喜歡,但不能失了禮數。 “嫂嫂有禮……” 李元吉趕到馬車前的時候,長孫已經帶著李承乾下了馬車,李元吉帶著楊妙言一起,微微一禮。 長孫今日穿了一件略顯淡素的襦衣,頭上簡單的釵著一支代表著她親王妃身份的簪子,除此之外,并沒有太多的累贅。 面容嬌嫩,略顯溫和,淡雅。 看著就像是一個很好相處的人,但熟知她的人都清楚,她那張看著人畜無害,且溫潤柔和的面孔下,藏著一顆七竅玲瓏心。 李承乾的裝束就略顯繁瑣,不僅穿著一身略顯繁瑣的紫紅色王服,還隆重的帶著一頂王冠,腰間又是配玉,又是佩劍的。 劍很短,僅有一尺,看著就像是個玩具,但壓得李承乾的小身板微微有些傾斜。 倒不是說劍真的有多重。 而是李承乾的一身裝束很重,劍只是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即便如此,李承乾還是努力的站的端端正正,潔白的小臉上一臉肅穆,眼睛也不帶動的,就像是一塊木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