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邋遢自從被朱允熥推到手術室里剖腹取「丹」,整個人老實了許多,再也不敢妄言天道了。 不過,在痊愈之后,他就徹底被太醫院的新式醫學所吸引,整天穿著白大褂,戴著口罩,圍觀他們做手術。 還幫著太醫院的一干人,將麻沸散給配制出來,并以此成為醫學院的客座教授。 現在他已經許久沒研究天道了,突然被老皇帝召見,一時間讓他有點慌。 他記得自己好像跟老皇帝說過,自己不久后就要飛升,老皇帝看自己這么久沒飛升,不會命人給自己準備一口鍋吧? 張邋遢懷著異常忐忑的心情走進乾清宮,當他聽到老皇帝的問題后,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氣。 敢情老皇帝只是被民間的謠言給嚇到了呀。 要是放在自己年輕時候,自己一天能編十首童謠。 哪怕是現在年歲大了,腦子跟不上了,一天編個三五首也問題不大。 「陛下,您這就多慮了。」 「您和皇太孫都是天神轉世,人間的俗禮豈能影響到你們倆?」 「這不過是宵小之輩,見您于太孫殿下親近,故意散播出來的謠言,用以影響您和太孫之間的感情罷了。」 老朱聽到張神仙都這樣說,心里懸著的石頭頓時放下。 「哎呀呀!」 「你們一個個是怎么搞的,竟然還不給張神仙看座!」 「來來來,張神仙,咱們倆坐下慢慢聊!」 在小太監搬來椅子后,老朱拉著張邋遢分賓主坐下。 「實不相瞞,咱也是這么想的,覺得是有那別有用心之人,暗中散播謠言,影響咱和大孫的關系。」 「不在一個宮殿里住,這倒好辦,咱命人再給大孫蓋個太孫府也就罷了。」 「可不讓咱見大孫,這就有點過分了吧?」 「這幫人是想行漢武帝之時的江充舊事乎?」 老朱對于歷史上漢武帝和太子劉據之事非常痛心,曾制定很多制度來加以防范,以免有江充之流挑撥離間,搬弄是非,離間自己和太子,以及其他皇子的感情。 比如說,不允許臣子隨便彈劾皇子。 除此之外,老朱還做了很多非常詳細的規定。比如皇子或者太子出行,如果接到皇帝的詔命,可以當即將傳召之人綁縛,然后派心腹之人入宮打探,確定是皇帝詔命再進宮也不遲之類的。 因此,宮里謠言一起,老朱就想到了這事。覺得有人是故意散播此等謠言,打算讓自己跟大孫分開,然后再離間他和大孫之間的感情。 甚至都不用離間,只要兩人見少離多,大孫現在還年幼,漸漸的自然對自己疏遠了。 這是老朱絕對不能容忍的事,他現在都恨不得在大孫屁股上蓋上幾個大印,把自己腦子里治國理政的想法全一股腦倒騰給大孫,怎能舍得不見大孫? 「張神仙,你給咱交個實底,咱天天見大孫,對咱大孫真沒啥妨礙吧?」 張邋遢聞言道。 「陛下放寬心,您就算時時刻刻見皇太孫殿下,也不會對皇太孫殿下有什么妨礙。」 「這都是小人的謠言,您不必放在心上。」 「但按照氣運來說,您跟皇太孫確實不宜同處一宮,皇太孫還是另擇宮室居住為好。」 朱元璋本就想給大孫重新蓋一座府邸了,但聽到張邋遢也這樣說,還是忍不住問道。 「此為何解?」 「回稟陛下,您與皇太孫都是真龍,龍氣太過旺盛,陰雨天氣可能會引來雷霆之火。」 「因此,貧道建議您和皇太孫還是分開居住,這 樣龍氣分散,能避免不少麻煩。」 其實這話就是胡扯,張邋遢自己都不信。 他之所以提這樣一個建議,只是擔心老皇帝和皇太孫被人一鍋燴了。 天底下想刺殺兩人的亂臣賊子太多了,兩人住在一起,豈不是方便了那些刺殺之人? 因此,本著為大明國家安全的角度考慮,他才提了這個建議。 事實上,幾百年的后世也有類似的規定,就是政府要員不能乘坐同一架飛機出行,以免發生不測后,整個國家政事癱瘓。 老朱聽到張邋遢的話,心里正在猶豫之時,突然聽到房頂處傳來一聲炸響,把他驚得差點從椅子上掉下來。 沒多一會兒,二虎就急匆匆跑進宮,對著老朱大喊道。 「皇爺,大事不好了,乾清宮被雷擊了,請您和皇太孫趕緊移往別宮暫避!」 老朱聽到這話,心里咯噔一下,再看向張邋遢的眼神都變了,變得虔誠無比。 張邋遢心里更震驚,自己不過是隨口一提,咋就趕得這么巧? 難道說,自己被割了腰子后,還多了一個烏鴉嘴的神通? 老朱一把就握住了張邋遢的手。 「張神仙呀,您是真神仙呀,您剛說完容易招惹雷霆,這雷霆就炸了下來!」 「張神仙,您趕緊給咱說說,咱現在要咋做才行!」 「陛下勿慌,您現在跟皇太孫離宮暫避即可,切忌躲到同一座宮殿中……」 「好好好!」 「咱這就辦!」 「老人呀,趕緊把咱大孫叫醒,把他抬到太子府去。」 「至于咱……咱先去長寧宮暫避……」 老朱撂下這話就趕緊跑了,生怕自己再待在乾清宮,引來更大的雷霆。 朱允熥躺在床上正睡的香呢,突然感覺有人搖晃自己,沒好氣地嘟囔著。 「干嘛呀!」 「還讓不讓人睡覺了!」 二虎聽了這話心里那個汗啊,皇太孫還真是好精神,那么大的天雷都沒把他炸醒! 「皇太孫,陛下有旨,讓您趕緊搬到太子府暫避!」 「暫避啥?」 「避雷呀!」 「剛剛乾清宮被雷劈了,陛下已經去后宮暫避了,臨行前命卑職護送您去太子府……」 「啊?」 朱允熥聽到這話氣得都快瘋了,只是因為打了個雷,劈了乾清宮一下,就要讓自己搬出去暫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