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過朱元璋時候儒生的問題并不嚴重。 這時候他們其實很謹慎,小心翼翼地在這個暴君的陰影下,在一點點積蓄力量。 甚至還有不肯合作的。 江南大儒總是不忘他們的胡元盛世,不忘那個可以搞農奴制的好時代,不忘那個只要把異族統治者伺候好了,對自己的佃戶就可以為所欲為的時代,就像咱大清的官員,總是忘不了他們那個可以收百分之八十火耗的糠稀盛世。所以他們中間很多還不清醒的,依舊很頭鐵的不肯出來伺候這個暴君,另外也是為了避免被他羅織罪名殺全家。 我不做官,那你總不能抓我剝皮實草吧? 但朱元璋很配合的出了個寰中士夫不為君用的制度。 簡單說就是我征召,你就得來給我做官,你不來,我殺你全家,但來了之后我怎么折騰你,你也得忍著。 我打你廷杖,你得忍著。 我找罪名殺你全家,你還是要忍著。 總之…… 我刀很快,你忍著點。 金杯同汝飲,白刃不相饒。 這句話就是他對文臣茹太素說的。 所以后來文人對朱元璋的評價就是他對儒生,是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他其實就是故意的,他知道這些家伙在民間的害處,但不給他們做官,他就不好找理由弄死,所以強行征召做官,然后逮著機會就弄死,哪怕僅僅心情不爽也得拉出去先揍個半死再說。 比如倒霉的茹太素,就是因為奏折寫的引經據典,花團錦簇,聽得朱元璋頭昏腦漲,一萬多個字居然沒明白什么意思。 然后惱羞成怒,拖出去廷杖! 他的這種暴政下,儒生們只能忍著,蟄伏等待。 好在他們最擅長這個了! 所以現在他們和楊豐之間,暫時還不至于發生沖突,更何況楊豐對他們其實也沒什么興趣…… 現在楊豐只對撩撥朱元璋感興趣。 三山門。 伴隨著小孩奔跑的歡樂笑聲,一輛馬車在石板的街道緩緩而行。 這輛馬車是完全開放式的,后面就一個很大的座椅,完全被獸皮包裹,應該是毛很長的熊皮,前面有一個橫欄,左右也有護欄,頭頂撐著一張大傘,座椅后面就是一個放行李的地方,放著迷彩的背囊。行李廂兩旁還有木板,左邊寫著使館車輛,右邊寫著外交豁免,在座椅的靠背頂上是一個木頭籠子,里面赫然是一面鐵券,半厘米厚的鍛鐵板上雕刻很密集的小字,所有字都用黃金填充,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不過并沒有車夫,所以駕車的兩匹馬由斜靠座椅上的楊大使親自駕馭,但在座椅兩側和護欄之間還各有一個小椅子。 左邊的小椅子上坐著婢女。 “停!” 三山門前早就嚴陣以待的軍官攔在馬前。 楊大使昂然起身。 恍如從王座上起身的薛西斯。 小玉默默將身旁一個類似門栓的東西向后一抽。 然后護欄上一部分立刻向外倒下,與此同時上面的兩塊木板翻開,就這樣兩級的臺階直通車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