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但為國戍邊也是沒法子。” “的確沒法子,故此都依舊留在此處,可你也不能指望他們都笑啊,他們明明笑不出了,你非要他們笑嗎?” 張輔說道。 所以這就可以理解北平各軍那么支持朱棣了。 他們哪是支持朱棣,明明是想趕緊離開這鬼地方,回江南老家快活,然而他們的確如愿以償,但結果卻是朱棣遷都了,又不得不跟著皇帝回來,好在皇帝在這里的確不用擔心匱乏,但直到土木堡時候,京城的勛貴們第一反應,也是趕緊他瑪走人回南京,不在這地方受苦了。 “你們大王身邊,有沒有一個叫鄭和的?也可能叫馬和。” 楊豐岔開這個話題說道。 鄭和的賜姓時間后來都是猜,實際上什么時候并沒明確的記載,事實上這種太監通常都不會使用本姓的,進宮就改姓是標準做法,主要是他們進宮就等于被開除原本家族的族譜了,理論上和原本家族割斷聯系了,至于后來發跡了,那時候家族需要拍他馬屁了,當然可以改回去光宗耀祖。 比如九千歲進宮就改姓李,發跡了就改回魏。 事實上很多就算發跡了,也只是活著時候光宗耀祖,死了照樣還是進不了祖墳的。 所以太監都喜歡給寺廟之類施舍錢財。 因為他們死了之后,這些寺廟都會給他們處理后事,甚至還會在以后保護他的墳。 “馬和?” 張輔的目光搜尋…… “馬和去哪里了?” 他問一名王府屬官。 “馬長隨奉王妃之命,去盧溝橋迎接含山公主一行,想來已經快到了。” 后者說道。 “呃?” 楊豐的目光立刻轉向盧溝橋方向。 因為這時候那里已經出現了一支長長的隊伍,他趕緊拿出望遠鏡,對著那里望去,然后他視野中出現了他那輛專用的馬車,只不過這時候馬車上坐著的是一個熟悉的身影,而且拿著同樣的望遠鏡,正在對著這邊看。緊接著她就放下了望遠鏡,然后在馬車上站起來,興奮的朝這邊揮手,而她旁邊是一個騎馬的年輕男子,明顯詫異的看著她。 “走吧,去迎接公主。” 張輔說道。 而此前那些還在圍觀弗朗機的官員武將們,也紛紛上馬前往不遠處的接官亭,迎接他們的含山公主…… 雖然他們的公主殿下正站在馬車上像一只興奮的兔子。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