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楊豐返回清津時候,已經是臨近冬天了,在留守的明軍指揮下,從曷懶甸一帶抽調的部落民夫,已經用木頭和夯土,修建了勉強堪用的碼頭和城堡…… 棱堡式的。 其實也不完全是棱堡。 就是用夯土堆了個四棱郭的土臺子。 然后用木頭排出護墻。 這個時代當然不用擔心城堡遭到敵方炮火,但對于已經大量使用火器的明軍來說卻需要開闊的射界,另外再加上交叉的火力,那這種設計就很有價值了。 然后城堡外圍再挖出壕溝,至于包磚什么的就沒必要考慮…… 這里哪有磚頭? 當北風帶著寒冷到達后,楊文留下一百明軍和大量補給繼續在這座小城堡駐守,而他和楊豐則帶著艦隊返航,臨走時候楊豐很貼心地給這一百明軍留下了一百義女,很好的解決了他們在這里的空虛寂寞冷。 不然怎樣? 把一群在江南繁華之地長大的年輕人,不負責任的扔在這種鬼地方? 接下來他們連外人都難得看到啊! 這地方雖然下了高原不至于零下三四十度,但冬天零下十幾度也是常態化的,不結冰只是因為受暖流影響而已,不是說氣候溫暖。就是因為有暖流才零下十幾度,不然就這緯度零下三十度也很正常,要讓他們在冰天雪地中,也能感受到來自楊大使的關愛。至于明軍的紀律問題,這個完全沒有妨礙,因為楊大使只是義女太多沒法一下子帶到南方,所以暫時留在清津交給他們保護而已。 他們愿意保護的盡心一些,以至于保護到床上…… 楊大使又不追究。 當然是民不舉,官不究啦! 最終滿載一千三百名義女的船隊浩浩蕩蕩開始了南下。 多出的是倭國人,就是那些小女孩。 楊大使心善,看不得她們被兀狄哈禍害,所以都自己收養了。 實際上目前他義女數量已經突破了兩千五,還有一些送到廣寧,由綠奴負責管理,遼王專門給他劃了一塊地當義女莊。 一切所需都是遼王資助。 至于這些倭國小女孩是因為路途遠時間緊,來不及送過去了,只好自己帶著,倒是給那些枯燥的水兵們帶來極大的樂趣。當然不是下手,這個是肯定不敢,軍紀森嚴,但一船妙齡少女加小女孩,打扮得花枝招展,至少也得說是賞心悅目了。 航程一路順風。 沿途不斷停靠朝鮮海岸補給。 他們就這樣駛出對馬海峽,然后直奔長江口,因為風向合適,僅僅七天后,這支艦隊就橫渡大海進入長江然后停泊太倉。 太倉。 “排好隊,排好隊!” 楊豐左手舉著個小旗揮動,右手拿著個自制喇叭筒高喊。 在他面前一片鶯鶯燕燕。 這時候那些朝鮮少女的營養已經補的差不多了,但因為底子差,基本上都屬于那種骨骼纖細型,所以就算補了營養也都很難說胖,而且養的白了不少。她們現在都穿著楊豐親自設計的統一服裝,樣式大致就是上襖下裙,顏色則根據各自所屬分別,紅綠紫白之類。 黃是肯定不行。 大紅也不行。 但明朝紫色居然是可以的,不過需要是淺紫,總之女人穿衣可以用除了大紅和黃色外其他顏色,不過盡量要淺色。 朱元璋定的。 這些義女在這段時間,都是軍事化管理,義女太多也只能如此。 七百四十名義女,就這樣在他面前迅速完成五列縱隊。 后面也是同樣排隊的小女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