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八十七章 造反,約嗎?-《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


    第(1/3)頁

    “張定邊?”

    楊豐看著老和尚說道。

    “你們大夏國也知道張某?”

    老和尚說道。

    “知道你是肯定的,畢竟也是差點殺了朱元章的勐將。

    就是陳理投降之后你去了何處這個的確是眾說紛紜,不過流傳到后世的說法之一,的確是你在福建出家為僧并四處行醫為主。

    那我自然就猜是你了。

    你們這些對于我們來說與朱元章并無區別,都是元末亂世群雄,不過是朱元章成就大業,你們淪為失敗者湮滅于人海。朱元章對你們這些人倒是夠寬大的,他應該不至于連你身在何處都不知道吧,天下雖大,但像你這樣的人應該不至于能隱藏。此前我就遇上過張良弼,他也和你一樣隱居民間,據他所說,朱元章是知道他在那里的。

    順便說一句,我把他殺了。”

    楊豐說道。

    “此輩為虎作倀,能得享天年本就是老天無眼。

    殺了就殺了!

    若是某動手,該滅他滿門的。

    至于朱元章的確知道我,我本就是跟著陳理投降之后才走,我留下不過是暫享幾日富貴,讓他做幾天寬仁大度的明君,哪天被他抓住把柄,少不了還是滅門之禍。

    但我既然不要富貴,老老實實給他做順民,他自然也不好再殺我。

    我奉公守法,他能奈我何?”

    張定邊澹然說道。

    “可我看著你也不像是那奉公守法的啊!”

    楊豐說道。

    然后他看了看那些商人。

    這時候去邀請他那人還有兩個撐船的都被救上來。

    這些家伙的確是商人,船艙里也的確堆滿貨,但就這氣質,估計哪個手上也得有幾十條人命,而且普遍都是中年,很明顯這都是他舊部。

    “他們的確是我舊部,但如今也的確是奉公守法的商人,張某當年麾下數十萬大軍,如今此輩都做了朱家順民,子孫繁衍百萬有余,某游歷江湖遇上些舊部很合理吧?某一奉公守法之老沙門,懷揣度牒路引尋高僧明剎弘揚佛法,路上遇著舊識,順便搭船同行,這也很合理吧?”

    張定邊端著酒杯說道。

    “合理。

    很合理。

    不過我好像聽說,武昌南邊山里還有不少不肯歸降的你舊部啊?”

    楊豐笑著說道。

    卾贛交界幕阜山脈,連云山脈和九嶺山脈組成的群山中,的確一直有不少陳友諒舊部不肯出來投降,他們成為后來這一帶棚民的源頭。

    當然,不能說棚民就是他們。

    棚民是一個統稱。

    就是那些在山區不肯出來接受朝廷統治,或者說不肯向朝廷交稅,靠著山林物產繁衍生息的,因為都是搭棚居住,所以被編戶們稱為棚民。后期福建組團種植大菁的,饑荒逃難的流民,也都涌入這片山區,然后組成一個個武裝團伙,就跟以自由民自居的哥薩克一樣游蕩。不過在這個缺乏山地作物的時代,這個自由的代價也是很殘酷的,就山里那點物產根本無法提供穩定的食物來源,所以每到饑荒時候就該組團出山搶掠了。

    甚至吃人都有。

    自由的代價就是一無所有。

    而陳理投降后,陳漢政權那些不肯投降的,就是這群棚民里面最早的組成部分。

    “他們如何與張某無關,張某已經向大明歸降。”

    張定邊說道。

    說這話鬼才信呢!

    他又不是張良弼那種可以說打光了本錢的。

    陳理投降時候他就是反對的,只不過和他同級別的大將張必先率軍救援武昌,結果兵敗被俘,導致武昌城內將領大部分想投降,他阻擋不了而已,但要說認輸就不一定了。

    “你請我來不會就是想讓我看看你這張老臉吧?

    我對你可沒興趣。

    換個美女來才是我喜歡的”

    楊豐說道。

    “貧僧是聽說閣下自六百年后而來,故此想見一見,既然閣下自稱大夏國,那如此算來朱家也沒江山萬代?”

    張定邊說道。

    “然后你那顆蒼老的心又蠢蠢欲動?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财经| 黑龙江省| 阿拉尔市| 都江堰市| 新巴尔虎右旗| 福海县| 海南省| 泗阳县| 泾源县| 比如县| 石柱| 塘沽区| 石柱| 永吉县| 张家港市| 杨浦区| 中牟县| 临夏县| 金塔县| 湟源县| 乌鲁木齐县| 赞皇县| 蒙自县| 和平县| 商丘市| 诏安县| 永济市| 澄城县| 拉萨市| 崇阳县| 陆河县| 襄垣县| 清水县| 康马县| 河间市| 贵州省| 永康市| 岫岩| 浪卡子县| 宜都市| 山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