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們的一切都是基于我們的價值觀。 或者說道德體系。 這是我們從幾千年前老祖宗開始代代相傳,逐漸演進,最終形成,我們的為人處世,我們的善惡,我們的做事準則,都是基于此。 但別人呢? 他們的道德體系是什么? 我們認為的善惡,和他們認為的善惡一樣嗎?我們的道德體系,和他們的道德體系一樣嗎?回頭我給您弄幾本其他國家的書籍,您可以拿去看看,您會看到這個世界上并不只有我們一種價值觀。不過別外傳,有些東西和我們的差別太大,如果流傳開很容易出亂子。” 楊豐說道。 讓他睜開眼看世界也不錯。 雖然這時候世界也沒什么太多可看的。 哪怕距離胡斯戰爭,也都還有二十年呢,嚴格意義上說,這時候的歐洲還處于中世紀,中世紀結束的標志是君士坦丁堡的陷落,這時候還得半個多世紀呢!而且這時候的歐洲依舊是鼠疫橫行,所以最好的選擇就是不去,萬一沾點鼠疫回來就麻煩了,和歐洲直接貿易的那點好處,完全無法抵消帶回來鼠疫的危害。 還是老老實實讓中東西亞那些當中間商吧! 有鼠疫也有個緩沖。 朱允熥若有所思地看著一個個被片的家伙。 “那么孰優孰劣?” 他緊接著說道。 “既然我大明乃世界最強,想來自然是我大明最優。” 張顯宗在一旁說道。 他很有可能會取代黃子澄,成為皇太孫的伴讀,因為越來越沒有共同語言,朱允熥和黃子澄之間的關系已經很惡劣,黃子澄不斷向朱元章進諫說朱允熥的壞話…… 也不能說壞話。 實話實說而已。 說壞話會激怒朱元章,但實話實說他就是諍臣。 朱元章反而會欣賞他的耿直。 但這樣也讓他很難繼續做這個伴讀了,而既是榜眼,卻又受楊豐影響的張顯宗更合適,至于張顯宗的所謂大使完全可以兼職,他現在本來就是個兼職。伴讀未來就是皇太孫的輔左之臣,責任重大,朱元章知道不能完全靠儒生那套,但楊豐那套肯定也不行。 最好就是兼具。 都懂。 當然,主要是朱元章忽然想起如果按照之前計劃,讓朱允炆做皇太孫的話,好像他也是要讓黃子澄做這個伴讀的啊! 細思極恐! “目前為止的確如此!” 楊豐只能如此回答。 皇太孫很滿意地點了點頭。 張顯宗看了看不遠處,那里一個文官在看著他,他趕緊起身告罪,然后向那里走去。 “楊兄,第一次刺殺你的,可不是他們。” 皇太孫突然說道。 第一次刺殺的那些,也被他安到了這些人身上,畢竟這件事也需要個更合理的解釋,哪怕有了錢家通匪這個明面的,其實也經不起嚴查,所以讓這些人一并承擔就好了。錢家不僅僅是通匪,和林清,趙賤籍這些也是同黨,只不過他刺殺失敗,然后這些人才被迫出手,也就是因為他刺殺失敗讓后者意識到楊豐武力值太高,原定的計劃行不通。 總之都算上了。 所以死人其實也很有用。 不過這是朱元章授意的,并不是朱允熥的意思,很明顯朱元章是想鼓勵一下錢禮背后那些人,他們其實可以繼續下去的。 也算是對楊豐的報復。 這個混蛋搞得皇帝陛下很尷尬,皇帝陛下也不能讓他好過。 互相傷害吧! “皇太孫,這件事目前不宜操之過急,但您請放心,想通過我來做什么那就得先過了我這一關。” 楊豐說道。 很顯然對于朱允熥來說,他哥哥才是真正的威脅。 朱允炆目前并無封爵,實際上可以說深居簡出,仿佛從人們視野中消失了,但據說在讀書,而且拜翰林學士劉三吾為師,正在努力成為一個真正的儒生。 演。 就是硬演。 他明顯不懂自己為什么被爺爺拋棄。 或許是自己表現的不夠賢德? 那就繼續努力表演! 不得不說那些文官儒生還是給了他很大的誤導,讓他以為自己只要和歷史書上說的那樣,努力去扮演一個賢德皇孫,就還有機會讓他爺爺重新看到他的努力,話說楊豐真的很想告訴他,別讓自己受那苦了,老老實實尋歡作樂比什么都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