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1.146 一鍋真味-《劉備的日常》


    第(1/3)頁

    天街酒壚,門庭若市,初上華燈。

    所幸先前已命人定好包房。若臨時起意,必無一席之地。

    天街酒壚,非只沽酒。毋論三五好友,相約小酌。亦或是家有喜事,大宴賓客。客舍、酒壚,乃至邸舍、湯池,皆可承辦。雖各有側重,然皆可烹制一席美味。

    時下風靡國中,便是“真味爐”。此爐出自及王宮無極殿。

    時人行分餐制。謂“眾口難調”。尤其薊王宮妃,出身天南海北。故薊王于無極殿中,陳列各地美食。但憑所取。為防美味佳肴久置成殘羹冷炙。故皆以赤金染器盛放。

    染,蘸也。染器,便是盛裝蘸料之器。

    結構可分三部:主體為炭爐,下托炭灰承盤,上置活動染杯。類后世小火鍋,可為美食保溫。正所謂“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為取用方便,謹防燙傷,染器耳杯,橫置長柄。為過濾渣滓,耳杯居中置箅(bì)子(濾網),可謂匠心獨運。

    話說,自先秦及兩漢,烹飪之法,多為烹煮、炮烤兩種。“濡法”制肉食,時下較常見。

    濡肉之法:先白煮肉熟,再蘸調料加味。

    染杯中所盛,便是調味用醬汁。與后世蘸料,多為冷料不同。時人慣用燙料。須用染爐為蘸料加溫。正因乃是蘸器,故染器體量皆小。染杯,與時人飲酒之耳杯,大同小異。整套染爐全器,自上而下,高亦不過半尺之間。十分精巧。如此設計,正與時下進餐,一人一案,相匹配。宴飲時,一人一爐,隨吃隨“染”。

    然宮中赤金染爐,非只盛蘸料,多為正餐主食。故器型頗大,與釜相若。將山珍海味,匯聚一爐。便是“真味爐”。

    乃取“此中有真味”之意。

    就餐之法,可比后世火鍋。

    包房內,正是圓形無極座。真味爐居中放置。

    早在眾人入席前。便有好婦,提前將各色菜品,逐一呈上。待赤金釜肚,燒至微燙,均勻涂抹牛油。再將四季時蔬,如干角豆、筍衣、冬葵等,鋪滿鍋底,上疊鴨肉、魚肚、海參、蹄膀、雞塊、火腿等,山珍海味。層層鋪疊,直至滿釜。覆赤金釜蓋,大火猛燉至滾佛。稍后釜底抽薪,換用溫火慢燉。期間,好婦不時用勺,取高湯自上而下澆入,以滲其味。

    待眾人來時,一爐真味已烹畢。釜中美食,油而不膩、爛而不化。鮮香味美,一應俱全。

    好婦巧笑如花,轉動無極案。素手調羹,為眾人分餐。

    眾人皆食之有真味。唯獨馬鈞,凝望真味爐,暗自出神。

    司馬仲達,正欲出聲相喚。卻被龐統所止。

    眾好友,順目一觀。只見赤金釜蓋,居中蟠龍首柄,口中琉璃珠,被蒸汽所驅,旋轉不息。好似龍吐珠。此機關,乃薊王所創。作用類后世壓力鍋之泄氣閥。釜中氣壓過大時,便會將蟠龍口中琉璃珠頂起,蒸汽溢出。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海市| 华安县| 通山县| 乌审旗| 绥芬河市| 延寿县| 乐安县| 冷水江市| 炎陵县| 兴国县| 永安市| 桦川县| 专栏| 容城县| 河北区| 二连浩特市| 章丘市| 融水| 沾化县| 琼中| 屯昌县| 乐平市| 涪陵区| 泊头市| 宿迁市| 胶州市| 申扎县| 虞城县| 沭阳县| 光山县| 舒兰市| 古丈县| 梁河县| 沙河市| 苏州市| 罗山县| 崇阳县| 江陵县| 金乡县| 波密县| 馆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