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那是八年前的事了。 當時,十五歲的駱銘跟朋友林語因為放暑假,所以和同學們一起來到漁村度假,遇到了這邊土生土長的姑娘鄭秋。或許在兩個年輕男生的眼里,鄭秋和城里的姑娘完全不一樣。那時候他們一起會一起趕海,一起在海邊彈著吉他唱歌,也會帶鄭秋一起參加同學的篝火晚會。 晚會那天,他們玩聚會游戲,在海灘旁的樹林里探險。最后所有人都集合了,唯獨鄭秋沒來。 駱銘和林語一起去尋找她,發現她暈倒在樹林里。 送到醫院后,鄭秋的父母趕來,指責了駱銘和林語。 因為鄭秋有很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但是一直等不到心臟移植。她不能劇烈運動,不能像正常人一樣交朋友。但就因為這件事,駱銘對鄭秋有愧疚,畢竟是因為他們而加重了病情。那年的暑假,駱銘就一直在醫院陪著鄭秋。當然,林語也會來幫忙照顧。 可能就是因為這樣照顧出了些許的感情吧。 一個暴雨的夜晚,鄭秋心臟驟停,醫院搶救了兩個小時才搶救回來。 也就是那天在搶救室外,駱銘寫下了《暴雨》這首歌。 那天晚上之后,鄭秋術后感染,腿部病變,最后還是截肢了。 直到駱銘和林語要走的那天,鄭秋依然沒等到匹配的心臟。駱銘說,心臟是一定有的,只要他有實力能夠呼吁,就一定會有合適的心臟。 三年后,駱霄宇出道了,走紅了,他開始做公益,也去探訪過一次鄭秋。那次之后,新聞和熱搜終于刊登出了先天性心臟病女孩急需心臟的報道,事情被擴散,鄭秋等到了她的心臟。 “啊……”蘇子未恍然,他想起當年自己也看過那個報道,甚至他就是那個時候知道駱霄宇,并且也想成為他那樣閃閃發光的人的,“可是這件事和抄襲有什么關系呢?” 鄭秋笑了笑,說道:“當時他們倆是跟著學校社團來的,他們的社團是音樂社。我會一點電子琴,我就跟著他們一起演奏。我心臟驟停做手術的那個晚上,駱銘寫了《暴雨》那首歌,你想聽聽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