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 困龍再起-《三國之召喚猛將》
第(3/3)頁
從南陽到揚州千里迢迢,長途跋涉容不得一絲馬虎,需要詳細的策劃部署,才能確保萬無一失。劉辯命人展開地圖,召集了甘寧、李嚴等部將共商行軍路線,經過分析之后,得出了三條南下的路線。
第一:從宛城垂直南下,經新野走襄陽,然后由江陵或者江夏乘船,順流而下,直達丹陽治所曲阿。
但因為這條路線一直在荊州奔波,路上的一舉一動勢必都會被劉表的眼線所監控,而且三四千人加上糧草馬匹,需要大批船只,因此這條路線率先被劉辯否決。
第二條路線從宛城向東,穿過汝南,再繼續向東過淮南走合肥由烏江口渡江,對面就是劉繇的大本營曲阿。但想起項王曾經在此自刎,劉辯覺得會觸霉頭,所以又把這條路線否決了。
最后一條路線仍然是向東穿過汝南,然后再向南奔廬江,經濡須口度過長江,進入對面的丹陽郡境內,再向東走一百五十里地,便可抵達曲阿。
“就按照最后這條路線行軍吧,走廬江,過濡須口,然后進入丹陽!”劉辯用手比劃著地圖,拍板做出了最終的決定。
“嗚……”
隨著悠揚的牛角號聲響起,三千五百人的隊伍開始向東進軍。
一路上旌旗招展,煙塵滾滾。
廖化率領本部一千人擔任先鋒,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甘寧率六百騎兵次之。劉辯與穆桂英加上李嚴督率禁衛軍以及糧草營在中間護送錢糧,花榮率領弓箭營在大部隊后面斷后。整支部隊井然有序,忙而不亂,可見在幾員武將的訓練之下,這支由民夫組成的隊伍已經有了軍隊的紀律。
此時,已經是十月底。
夜長晝短,再加上天氣寒冷,隊伍多以步行為主,每天也就只能行軍七十里左右。三千多人馬行走了五六天,才堪堪抵達汝南與廬江的交界之處。
但所有人并不氣餒,穿過廬江和汝南之間的群山,前面的路途就會變得一馬平川,再走二百里,就可以抵達水流平穩的濡須口。度過長江之后,南面的氣候變暖,就不會再這么遭罪了。
廖化手提三尖兩刃戟,行走在整支隊伍的最前面,不時的勒馬查看道路兩側的地形,心中隱隱有些不安。
“簌簌……”
山坡上的樹木不時的搖晃幾下,卻不像是被冷風吹動的。因為搖晃的樹木并不是從頂端的樹葉開始的,而是由樹身的顫抖所引起的。
廖化仔細朝山坡上凝視,隱約可見枯草叢中有影影綽綽的人影晃動,不由得吃了一驚,手中兵器一揮,大喝一聲:“全軍戒備,山坡上有伏兵!”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洼县|
左云县|
康平县|
如东县|
福贡县|
临西县|
上虞市|
钦州市|
留坝县|
青田县|
永德县|
合山市|
湘潭市|
博爱县|
衡水市|
南平市|
徐闻县|
昌江|
界首市|
平顶山市|
甘南县|
泰州市|
高淳县|
沧州市|
克什克腾旗|
谢通门县|
台前县|
南安市|
苍溪县|
缙云县|
河东区|
普安县|
绩溪县|
班戈县|
宜城市|
彰武县|
尼玛县|
逊克县|
徐闻县|
苗栗县|
海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