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并州,太原郡治所晉陽。 城下旌旗招展,八萬黑山軍漫山遍野的席卷而來,黑壓壓的猶如蟻群一般,令人觸目驚心,不寒而栗。 “傳本太守命令,讓那些不想死在黑山賊手下的大族派家丁門客到城墻上來協助守城……快去!” 太原郡太守張懿望著席卷而來的黑山軍,心中叫苦不迭,在棄城逃跑與據城死守之間搖擺了許久,最終決定死守。 晉陽城內有七千郡兵,若是硬抗八萬黑山軍的進攻,估計能堅持一兩天的時間。但晉陽身為整個并州最大的都城,城內門閥眾多,門客仆人加起來足足有一萬五千人左右,倘若能夠獲得一半的支持,再鼓動一些普通百姓登上城墻協助防守,估計能死撐五六天的樣子。適才已經派遣飛騎前往京師求援,屆時必能等來救兵。 已是四月時節,漫山遍野里一片盎然綠意,但黑山大軍踏過之后,頓時變作一片枯黃,如同災難大片的場景一般。 黑山軍起于五年之前,由博陵人張牛角、常山真定人褚飛燕組建,嘯聚了萬余人盤踞在太行山上,劫掠各地,與黃巾各部遙相呼應,不斷的發展壯大,最終變成了朝廷的心腹大患。 張角三兄弟死后,黃巾各部頓時星散,每日都有大小不一的黃巾余部,從冀、豫、兗、司等各州跋山涉水的前來太行上投靠黑山軍,大小不一,多者近萬,少則三四千,使得黑山軍的規模越來越大。 歷經數年的發展,此刻盤踞在太行山上的黑山軍已有三十萬之眾,當然,這是包括了老弱婦孺在內的數目,真正能上沙場廝殺的精壯大約有十萬上下的樣子,其他的都是跟著逃命的家眷。 黑山各部平日里并不聚集在一起,各自在茫茫太行上尋找險要之處扎下營寨,各自解決糧食問題。平日里由張牛角、褚飛燕兩大渠帥庇護他們的安全,但有朝廷軍隊來攻,二人必然發出黑山旗,糾集各部,共同擊退來伐的官兵。接到旗幟的黑山各部落必須準時出兵,否則就從黑山軍中除名,逐出太行山。 正是由于紀律森嚴,故此黑山各部保持了良好的紀律性,能夠做到同仇敵愾。四五年的時間下來,黑山軍屢次挫敗朝廷的圍剿,擊殺了萬余名官兵,逐漸的讓地方刺史、郡守不敢再來圍剿,而朝廷方面又一直忙于內訌爭權,故此讓黑山軍逐漸坐大,盤踞在茫茫太行之中,穩如泰山。 “大哥,當真要攻城么?” 身材瘦削精干的褚飛燕與張牛角一起策馬并行,說話的時候吞吞吐吐,滿腹憂慮。 頭頂金色牛角盔,滿臉虬髯,身材高大的張牛角爽朗的一笑:“哈哈……兄弟這是說哪里的話,我們這次大規模的發出黑山旗,聚集了七八萬人來到晉陽城下,當然要攻城了,難不成只是為了嚇唬他們?” 褚飛燕的眉頭皺的更緊:“可是晉陽城高墻厚,郡兵充足,更重要的是郡內豪族眾多,門客仆從數萬,如果這些人全力守城,只怕三五日之內難以破城,到時候來了援兵,咱們就白忙活一場了!就算最后攻破了晉陽,也要付出慘重的代價,故此,愚弟還是想請兄長再斟酌一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