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狄老頭,我說的可是真正的事情,大明的皇子親王,只要出世就有俸祿,什么還不干,除了給大明增加負擔,就是當米蟲。” “我要是朱皇帝,直接給他來個不能世襲罔替,感覺大明這樣下去最后會成為一盤散沙,無法抵御東北方。” “到時候都被養廢了,刀劍生銹磨一磨還能用,這些親王越養越沒用了。” 朱元璋已經從平靜變得開始有些不高興。 王爺皇子沒事干,就開始生孩子比賽,宗室人口不斷增加,但土地是固定的,領糧餉都會成為一個負擔, 明朝的王爺皇子,歲米和鈔都是開支巨大,假設一個王爺一年娶十房,生十個,算下來,不是一個小數目。 真當愚公移山呢,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朱家取名字按金木水火土來起名的,到了明朝末年,許多底層宗室都能餓死。 據記載,當年山西河北兩地留存的大米和小麥才兩百多萬石,可僅僅山西一地,就需要給宗室三百一十二萬石。 即使這樣,朝廷寧愿拖欠一年又一年工資,也不愿意改動這個皇明祖訓的規矩。 歸根到底,這件事朱皇帝做的很差勁。 “朱皇帝差勁?你知道不知道你說這話要被殺頭。”朱元璋實在是聽不下去了。 或者他聽周乾給自己這么一分析出來,不由得心驚膽戰。 “估計到了百年后,有些宗室為了吃上飯,還得住在鳳陽那大高墻里去。” 周乾沒有夸張,嘉靖年間,周王府就有父子朱勤熨,因為空有宗室之名,沒有爵位,兩人為了不餓死,成功的靠著犯事進到鳳陽高墻里吃大明的一頓飽飯。 不去也行,但餓死了估計就是路邊水溝里的無名尸體。 “咳咳。”朱元璋放下茶杯咳嗽兩聲。 “行了,狄老頭。看你那一臉不服氣的樣子,這皇家的事情我本不想討論,但我說的也絕對不是胡說八道。” “咱也沒說不信。就是你這話太過離譜而已。”朱元璋哼哼道。 “離譜?我之前是不是告訴你如果太子身體不好,皇位就會傳給朱允炆。”周乾起身,伸了伸懶腰。 “朱允炆這小子,可真是靠孝順把朱皇帝給騙住了,實際上他這種人啊,對自己叔叔下手,特別的狠啊。 大明除了朱皇帝,太子朱標和燕王朱棣,后面的個個是奇葩。” 朱元璋黑著臉,無奈的搖了搖頭,這要是換做別人,他一刀下去就砍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