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二日早朝,李景隆率先鼓起勇氣支持士紳納糧,接著便是藍(lán)玉和劉三吾配合,他們都是商量好的。 朱元璋便吩咐:“那就從應(yīng)天府先開始,蘇州府,太平府,鳳陽府,揚州和湖州府,杭州府……” 吏部尚書詹徽瞪大了眼睛。 按照王公大臣的預(yù)估,應(yīng)該沒有人會支持士紳納糧的,怎么李景隆他們就蹦出來了。 也或者他們就是故意倒戈向陛下那一邊,然后初步幫著下套,用士紳納糧來安撫減輕百姓的賦稅,而這種事沒個半年,幾個月,根本別想說通。 士紳納糧針對的可是士紳階層,每個官員都避免不了,連那些還沒入仕的仕子也不愿。 而且許多官員的立場,安撫和勸說是一個漫長且麻煩的過程。 誰想,一個月不到,今日陛下他們就在奉天殿提出推行士紳納糧,攤丁入畝這些事。 這簡直太不符合他們的預(yù)估。 奉天殿的文臣武將都又驚又生氣又茫然。 吏部尚書面沉如水,咳嗽兩聲出列說道:“陛下,此事該緩一緩。” 頓了頓,他改口道:“士紳納糧還需要再商議下,不該如此武斷。” 工部尚書楊靖也道:“士紳納糧和攤丁入畝還不是很完善,虞王提出的想法固然好,卻不實際。” 士紳納糧,士人階層的臉面和利益都被損害了,加之沒有優(yōu)待……這些利益的失去讓文官坐立不安。 周乾笑了笑:“可以先在幾個府實行下,實際不實際,做了才知道。幸好曹國公提醒了本王,今日士紳納糧都拖了這么久,也該做一做。” 御史提出問題:“虞王為何要如此針對士紳?” 聽到這里,文武百官又都心里升起了希望。鑒于御史以往的辦事能力,連陛下都可以噴退讓。 虞王能有陛下厲害? 但又覺得哪里不對,虞王一人怎么說的動劉三吾和藍(lán)玉他們,吏部尚書詹徽說出了自己的疑問。 楊靖道:“虞王殿下該學(xué)學(xué)其他幾位殿下,朝堂之事不該過多干涉。” 朱元璋眉頭皺了皺,自己大孫不就是今后的太孫嗎,朝堂之事怎么不能過多干涉了。 “楊靖,你說的什么屁話。”李景隆立刻反抗起來。 楊靖也沒想到李景隆會突然罵一句自己,便道:“你……你無禮!” 朱元璋道:“此事可以試試,咱已經(jīng)同意了,你們不必多言。” 話音剛落,幾個武將和詹徽還有楊靖就跪下來道:“陛下,士紳納糧不可有啊,不能壞了前朝的規(guī)矩。” 朱元璋道:“壞規(guī)矩?前朝好你們?nèi)デ俺罹改悴灰^分。” 工部尚書楊靖道:“若是陛下執(zhí)意不聽勸,那臣只好辭官歸隱。回家種田去。” 詹徽也道:“若是陛下執(zhí)迷不悟要實行士紳納糧,臣也只好辭官。” “臣也要辭官。”有武將跟著跪下。 這幾日在京城的湖州趙知府也跪下道。 朱元璋沒有說話,看向朱標(biāo)。 朱標(biāo)立刻道:“諸位大人,此事不可沖動,還請收回你們的話,朝廷不是集市。” “如果陛下推行士紳納糧,臣就撞死在這奉天殿的柱子上。”都察院御史說道:“立刻以死明志。” 周乾看了看御史,道:“這奉天殿的柱子不好使,你得去外面的石柱子上撞,這樣白的石頭,紅的血,可以青史留名。” “臣要辭官。”御史聽到周乾這話氣的發(fā)抖:“陛下,虞王乃是逆子啊。” 咱教出來的孩子,親手帶的孩子你說他是逆子……朱元璋看了眼御史對眾官員道:“還有誰要辭官?” “臣要辭官。” “臣也要辭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