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火銃兵出來的瞬間,校場邊的朱元璋和朱標,淮西武將沒啥期待了,火器雖然厲害,但不如步兵,騎兵的隊列變換多彩,驚艷不到哪里去。 朱權自己也分了一半火器兵,站在隊列前,眼睛看向周乾。 他以為,大侄子雖比自己大個兩三歲,早早卻落魄民間,就算勤能補拙也要差自己遠些。但父皇很疼愛大哥的嫡長孫,寵愛不加掩飾,他也不會明目張膽去挑釁。 朱元璋又疑惑又奇怪,明明步兵騎兵排兵陣才是最合適的,因為變化多樣很精彩,沒想到他偏偏選火銃手。 難道說大孫對火器更有把握。 朱權道:“大侄子,你這又是扎稻草人,又是讓魏國公幫你趕羊,你到底要做什么,說實話,戰場上,火器還不如一支精銳鐵騎。” 待會兒讓你看看火器的厲害……周乾昂起頭笑道:“十七叔,待會兒可要讓讓大侄子。” 朱權傲慢道:“哈哈,十七叔雖然沒有侄兒年紀大,但十七叔可以讓好侄子幾招。” 話語中掩飾不住的傲慢。 洪武七年十二月一日朱雄英生,洪武十年五月朱權出生,兩人相差幾歲。 周乾回應道:“十七叔,雄英今日就不客氣了。” “客氣什么?本王不需要。”朱權說完策馬去了給自己安排的火器兵那里。 站在校場邊的朱標看到朱權這副傲慢,不僅微微皺眉,他一直保持儒雅溫和,骨子里的果斷狠從來沒有出現,但這一刻,朱標有些不滿。 不滿叔叔對皇長孫的態度,宮里只論尊卑嫡庶,輩份排在后面。 朱標很多時候不想呵斥誰,過幾日朱權就藩,他不想讓朱元璋不高興,便對藍玉道:“雄英對練兵場不熟,你去其他營挑些,把他后面的那幾個將士換了。” 朱元璋轉頭,看向朱標說的那幾個火器兵,笑道:“你眼光倒是毒辣,興許是火器營人數不夠,被那些校尉拉過來充數的。” “正是如此。”朱標答道。 “來人,去給大孫去挑些對火銃熟悉的將士。”朱元璋道。 身后和朱權交好的幾個武將有些不太滿意,但也沒敢表露。幾個楊妃身邊的內侍只是在人群里有些騷動。 朱元璋看向他們:“權兒從小就開始練武,咱大孫都不會,連弓箭都沒有碰過,給他幾個熟練的火銃兵有什么不對的? 你們對咱這個安排,是不是有不同的意見?” 朱元璋白發蒼蒼,負著手在校場邊的點將臺上走來走去,哪怕他已經不年輕,卻精神抖擻,說起話,氣勢上依舊不減當年。 校場前多是幾個未就藩藩王和未成的皇子皇孫,后面則是文臣武將。 朱元璋這話一出,眾人都吃癟的低下頭去,陛下的話,讓他們有沒反駁的理由。 自古以來,皇位繼承的儲君太子和太孫都是受到重視,陛下給他們在釋放虞王是太孫候選人的信號? 畢竟這關乎大明朝的興衰。 嫡長子繼承制,是大明如今分封的核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