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辰深吸一口氣:“眼下這情況,不可能太高,一下子太高容易嚇到他們。” “慢慢提吧,先定半成商稅。” 之前,一百石米,只需要交兩石出來,改成半成商稅后,就需要多交三石了。 雖然半成不高,但未來還可以慢慢提。 現在一下提到三成,怕是商賈都得炸開鍋了。 不過,多了這三石,朝廷的商稅就翻了一倍。 以往每年商稅,實物折合現銀,最多有兩百萬兩,那么現在就有五百萬兩。 一下子多了三百萬兩,這對朝廷來說是何等的收獲? 要知道,根據《中華財政通史》的記載,永樂朝十三年的賦稅,實物折合現銀加在一起,最高也才兩千萬啊。 夏原吉也覺得很有道理:“好,那就先定半成商稅。” 余學夔疲憊的臉上,終于有了笑意:“多得的商稅,可以對應減少各地的農稅。” 這是徐老和他們翰林院努力的結果。 終究還是讓利于民啊。 朱辰笑著頷首:“不錯。” “敢問夏大人,朝廷農稅是多少?” 說起各種稅務,夏原吉滔滔不絕:“洪武年間,江南地區是一成農稅,其他各地是半成農稅。” 朱辰心里有數了。 也就是說,洪武年間,江南收百分之十,其他地區收百分之五。 這與他預想的差不多。 朱元璋對功臣毫不手軟,但對天下百姓來說,他的確是個好皇帝。 因為他舍不得多收百姓農稅,生怕餓死了他們。 “現在呢?”朱辰問道。 夏原吉道:“現在也差不多。” 朱辰沉吟片刻:“不如百斗米就收四斗吧。” 也就是說,5%的農稅,被壓到4%了。 江南地區,也同步從百分之十,壓到百分之九吧。 不要小瞧這1%,少了這一斗米,就有可能餓死人啊。 這就是古代的現況! 夏原吉頷首道:“好,那就收四斗吧。” 余學夔臉上多了一抹欣慰:“徐老在天有靈,得知這個消息,也會開懷大笑吧。” 說到徐老,大家的氣氛都比較沉重。 朱辰沉默片刻,繼續道:“既然大明打算重商稅,就該開放一些禁商的行為,那些不嚴重的生意,就逐漸開放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