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石像歪了歪頭,看著有些驚喜的方行,果斷搖起了頭! 接著就在學生們的眾目窺窺之下和直播間幾十萬人親眼見證之中,石像把這一尊小石像收回到了自己懷里,晃晃悠悠的又回到了自己原來的位置。 這個情緒雖然沒有言語表達,但是觀眾們都能很清楚的感受到。 “我就是給你看看而已。” “自作多情。” “好像是見到了新手辦,然后給自己的朋友看看,緊接著又把手辦收回去了一樣。” “好家伙,主播這是第一次被詭物給晃了一下!” “我還以為能看到什么詭物和人類之間溫馨的畫面,結果就是顯擺一下!” “哎呀,給我笑壞了!” “你看我剛做的你好看嗎?哎,不給你!” “我信了,主播心里是一點恐懼都沒有,這些詭物是真不拿主播當外人啊!” 直播間的眾人看到這一幕都十分的開心,原本以為詭物在方行那邊都是一群溫柔聽話的小寶寶,沒想到還有這么調皮搗蛋的存在。 只不過幾個學生那里似乎都還沒有注意剛剛這邊的事情,反而在那里一本正經的開始討論,方行剛剛說過關于詭物的那些話題。 其中有一條是特他們特別難以理解的。 那就是詭物既然是在觀察人類是否恐懼,而判斷他們是否成為食物。 可剛剛又還提到詭物不止會吃恐懼這單純一種食物。 這一點不管怎么來看都有一些矛盾。 于是幾位學生就直接找到了方行向他問出了這個問題。 “如果說詭物一開始看見我們是通過我們是否恐懼來對我們發動襲擊,那么那些在學校或醫院里吞吃其他情緒的詭物,為什么沒有一直將恐嚇進行下去呢?” “更何況在這座莊園里我們也并非是時時處在恐懼之中,如果說我們一直保持非常良好的心情,是不是就能代表我們不會遇見詭物?” 這兩個問題其實就問到了關于詭物研究的一部分核心。 方行也很開心他們能現在就想到這樣的事情。 畢竟與越多人去思考和詭物有關的事情,越有可能提前推動詭物和人類的合作。 “關于你們的這一點提問其實非常的簡單,我們要先簡單判定一下這些詭物的不同和他們的基礎思維” “詭物其實都是依照本能行事,也就是說他們會下意識的吸收他們最熟悉的能量,而我們一開始見到詭物,幾乎所有人都只有同一種精神波動,” “恐懼!” “當詭物開始吸食這初次的精神能量以后,他就會下意識的將他判定為食物的主要來源,就像是人在吃大米飯以后,只要是看見,或者說聞到味道,第一時間都會把它判定為食物。” “這幾乎是所有詭物的第一印象。” “要知道,現在的詭物還是比較稀少的,九成九以上的詭物人們在面對它的時候,產生的情緒也只有恐懼。” “所以詭物會以第一印象,也就是說人類是否對它產生恐懼,從而區別對待人類的態度。” “可是醫院和學校是什么地方?那里是一個情緒極端混亂的地方,開心,興奮和飽含希望的熱切,都在那里產生。因為人數的龐大而產生的龐大情緒,甚至讓詭物在第一時間接受的并非只是恐懼。” “就算是經常以吸食恐懼為主要食物的詭物,也可能會去嘗試吸收其他的情緒,當然每個詭物都是不一樣的。” 隨后方行還跟他們解釋到,如果說真的能一直保持情緒穩定,是否可以避免接觸到詭物。 答案是不可能。 因為有的時候詭物就在那里,人正常經過在詭物身邊的時候,情緒都是十分容易被放大的。 哪怕沒有親眼見到這詭物,也還是會被影響。 只有經過極端的鍛煉,才能保持情緒的穩定。 “你們就想一想,是不是進來以后你們的情緒波動都顯得非常激烈。” “不管是很容易快速陷入恐懼,還是很快又陷入一些其他情緒,都完全不像正常狀態的你們。” 方行對同學們說完這句話以后,同學們的表情也變得有些凝重了起來。 從他們進來到現在時間其實過去了并不久。 但是他們這中間經歷的事情就像是過山車一樣,讓他們的情緒處于不斷的波動之中。 尤其是女生,在最開始陷入極度恐慌和在討論照片時候的興奮與坦然,這中間的情緒緩和,恐怕連十秒都不到。 想來就是因為受到了詭物的影響。 “照這樣的話說其實還是有一部分詭物,并不需要讓人恐懼?” 趙來在這時候,脫口而出的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