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21世紀的京那巴魯山登頂羅氏峰(low’s peak,4095米)是一項早已開發成熟的旅游項目,體力稍好沒有高原反應的正常人都能成功沖頂羅氏峰欣賞美妙絕倫的日出日落。 崔云紅原時空大學畢業后來沙巴旅游登山的時就發現不少七八歲的孩童也跟著父母一起爬神山,14.5公里的登山路徑沿途酒店、休息站、補給點一應俱全,對于崔云紅這個地勘出身的大學生來說實在沒啥挑戰。 但對于17世紀的當地人來說登頂長寧山祖姥峰就是一件極具危險的事情,長寧山被危險的叢林瘴氣、毒蛇、有毒昆蟲所環繞,光是想要進山已是不易。四千米米高程的長寧山祖姥峰更劃下了一道不可逾越的生命紅線。這里生活的人們千百年來在瘧疾的自然選擇下,多少都帶有地中海貧血癥的基因。地中海貧血癥在挽救了他們的生命的同時,造成的血紅蛋白輸氧量不足的問題在高海拔的長寧山上會更直接威脅到人們的生命。 所以長寧山三千四百米林線上的高原地區對于當地人來說就是神的領域,凡人一旦踏足,輕則喪失神智,重則小命難保。 崔云紅的登山隊攜帶了大約六天的物資供應。他們需要探索出上山的道路。黃家派了兩條螃蟹船送他們沿濘河逆流而上。這次路過陶伯家的時候崔云紅專門給他家送去了禮物:從臨高運來的以長寧開國為主題的瓷器。陶伯見到新任祖姥安娜也是非常高興,拉著全家老小給安娜做了祈福。 自打失蹤數年的兒子陶李六和“祖姥”黃祺燕突然到來,還帶來了士兵、武器和銀錢,原本因為山八失陷而不知所措的陶家寨上上下下很快團結起來,打跑了來征收貢賦的“鬼佬”,舉起了反抗的大旗。期間又經受住了雇傭兵的進攻,盡管有達雅人在半途中襲擾敵軍,但是一場大戰之后整個村寨毀損嚴重,丁壯也死傷了不少。 而如今,不但黃家復歸山八,還盼回了祖姥的轉世身!今后在此地的開拓有了護佑,會越來越興旺吧。 “陶伯,你們現在過活有困難嗎?“崔云紅見到村寨滿目瘡痍,關切的問道。 “幸好糧食還夠吃!只要有糧食,不打仗,慢慢地這里就能恢復起來。”陶伯說著無限惆悵的看著村外的山坡,那里又多了不少新墳,“只是人又少了!唉!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恢復到原來的模樣。” “人以后會多起來的。您老放心就是!”崔云紅說,“以后會在這里開辟種植藥樹的種植園,很快大家就都有抗瘧疾的藥了。” “真得?!” “當然是真得!” “祖姥保佑!祖姥保佑!你們這一回來,我們這地方就要過上好日子咯!”陶伯抹了抹眼中的熱淚。 陶伯得知小祖姥要登上長寧山在升仙石上刻下自己的名字,趕忙叫陶李六帶著幾個丁壯護送祖姥法駕上山。 “已經多年沒人上過長寧山了,原來的路我只能試著找找看。”陶李六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