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是出來游玩兒嗎?你帶我們來這干什么?” 今天一大早,趙小甲邀請了燕夫人,蘇如等人,以游玩的名義,來到了南水碼頭的南山。 這座山頭,就是上次抗擊瘟疫的那座山頭。 作為獎勵的一部分,南皇把整座山,都賞賜給了趙小甲。 自從抗擊瘟疫勝利以后,為了解決那些難民的去留問題,這座山頭,山腰建筑及以下部分,趙小甲全部留給了那些難民。 加上趙小甲的激勵政策,整座南山,這段時間,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其中最顯著的變化,就是在山腰以下的位置,誕生了一塊塊綠油油的良田。 這個季節,種糧食肯定是不趕趟了。 但是種菜完全可以收獲一季的。 原文&來自于塔讀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app。 加上這里,靠近南水碼頭,依托現在南水碼頭的繁華,這些災民種的這些菜,也完全不愁賣不出去。 根本不用拉到帝都里面去賣,在南水碼頭,這點菜,應該就足以賣完。 比如南水碼頭駐扎的楚家軍,以及蘇記酒坊那么多工人,還有南水碼頭那些船工幫運工人,以及碼頭上,大大小小的餐館,他們都是需要大量的菜的。 南山離的比較近,菜如果又新鮮,價格也合適,這些人,肯定會就近選擇啊。 基于這個便利,趙小甲在想,要不要直接把南山的土地,全部用來種植蔬菜,種菜銷售,這不比種糧食,要劃算得多嗎? 而且種蔬菜,肯定要比種糧食成熟期短啊,每年種兩季糧食,差不多可以種四季菜了。 當然趙小甲也知道,這肯定是急不得的。 還得等這批蔬菜收獲以后,這些災民,看到實實在在的利潤,覺得種菜,絕對對種糧食劃算以后,到時候不用自己過多引導,他們自己肯定就會選擇種菜。 畢竟能賺錢的事兒,傻子才會選擇不干呢。 “這里就是你上次抗擊瘟疫的地方的嗎?我記得以前這里只是一座荒山啊,沒想到現在,都已經是良田萬畝,炊煙裊裊了,變化可真快啊!” 扣扣五六37四三陸七伍 聽說趙小甲要帶小七和云娘去游玩兒,趙小甲只是隨口問了一句江煙雨要不要去。 沒想到江煙雨一口就答應了下來,跟著趙小甲來到了南山。 從國子監回來以后,小七又送到江煙雨身邊,繼續學琴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