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事已如此,張楊也不再猶豫,脫去官袍,稍作收拾拎著了一個小包袱就匆匆離開了縣衙。 第二個被衛宣單獨叫進來的是縣尉秦壽,按照衛宣的脾氣,這家伙是該一刀砍了的,不說別的罪,就當日他親眼所見,指使衙役企圖侵占徐晃的養馬場,那可是上百萬的資產?。? 秦縣尉也正納悶今日衛宣如此興師動眾所為何事,等進的大堂來,衛宣卻是讓他看張楊的辭官信。 看完之后他就冷汗蹭蹭,他知道縣長的后臺可是比他硬,當然不可能是自愿辭職,再看看衛宣身后橫眉冷對的徐晃,哪里還不明白,這是被衛宣逼的。 他正想狡辯幾句,卻聽得衛宣冷冷地說道:“前幾天我回安邑的時候將你們楊縣的事情已經匯報給府君,諸位同僚的意見是張楊可以去官,你卻是要下獄的。你我當日相見也算是有緣,為了不連累你的子孫和舉主,宣在府君面前替你求情,府君便允了。 今日張楊已經掛印而卻,你若是不服,則隨宣去安邑面見府君,若是還有一絲廉恥當學張楊?!? 秦壽當然不相信衛宣會在太守陰德面前替自己求情,但以衛宣衛家二公子的身份,要是在太守面前進讒言,他這縣尉怕是保不住了,而且衛宣說的也很到位,如果過堅持不肯離去,太守不管沒事,一旦查辦起來,自己因為觸犯律法而去職,不但連累舉主,子孫也不能再出仕。 如果換做原來的督郵鄧泰,秦壽還想搏一回,奈何衛宣的身份太硬,手段狠辣他也是知曉的,一番天人交戰之后,他終究如張楊一樣跪伏在地,表示愿意自辭。 他的待遇就不如張楊了,自己拎了包袱在衛宣的隨從監視下或溜溜地離開了楊縣。徐晃見他這個樣子,雖然心中還是不爽,但總歸是對那些被他迫害的百姓有了個一個交代。 wap. /91/91845/21025881.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