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接下來就是出征隊伍的軍餉和糧草的的運輸問題,陰德難得表現出了大方的一面,只要衛宣張嘴,太基本上都答應下來,逼得衛宣想拖延出征日期都不可能了。陰德也知道自己即將離任,府庫再充盈,繼任者也不會感謝他,還不如拿出來武裝新兵,至少能夠得衛家一個人情。 因為賊兵突然轉向,徐晃帶著的騎兵也就沒事情做了,很快就回到了安邑,連番大戰兩百人的騎兵隊損失了將近二十人,不過全部是郡兵。為了自己的小命衛宣也是準備出征的時候帶上這兩百騎兵的。所以騎兵的統轄權回到了衛宣手中,只有王強等二十人還在緊追郭太等人。 不過衛宣隨即給徐晃分派了更加艱巨的任務,那就是全權負責新兵營的整備和訓練。衛家五百多護衛混編入新兵營,新兵營新兵為三千,分為六個部曲,衛宣自帶一曲為中軍,徐晃帶一曲,剩下的軍侯分別是柏樹、劉銘、鄭騰、徐禮,這當中柏樹是在衛家做了幾十年的,當管事都當了四五年,劉銘則是以前衛府護衛隊一個小隊長,徐晃就更不用說了,這樣幾個人掌握這支新軍才能保證關鍵時刻這些沒有多少戰斗經驗的新兵不至于丟下衛宣潰逃。 衛通和郭業吵著要跟著出征被衛宣留下來協助衛崢。兩人無奈,衛崢可是個純書生,也需要有人在旁邊協助。 趙云則是一直到出征前一天奉童淵之名跟隨衛宣出征。對于趙云,衛宣當然是歡迎的,兩人之間雖然沒有主從關系,但是跟著自己打仗次數了雙方也能錦衣了解,加深有一不是。于是干脆讓他統率一百多騎兵跟隨中軍行動。 當然一起行動的還有杜鵬、杜沖等一百二十多名衛家的私兵。之所以是私兵是因為這些人的戰力遠比一般的護衛要強,衛宣也舍不得將他們全部混入新兵營,而是想著將這些人全部武裝成為騎兵。 五天的時間想要將一些農民訓練城精銳的戰士是不可能的,能夠教他們的也只有戰陣和鼓號旗幟等,比如什么是前進,什么時候全軍沖鋒,什么是待命,什么是撤退。隊伍馬馬虎虎地合練了幾次。接下來就是辨認自己曲、屯的旗幟以保證戰場上的進退不至于找不到方向。 這樣就花費了將近三天時間。接下來就明軍法了,戰場是要死人的如果擔心被敵人砍死就往回跑那是要付出代價的,簡單的說就是要讓這些新兵畏懼衛宣的軍法勝過畏懼敵人!至于古代軍隊里復雜的左中右三軍的旗幟服裝的辨認衛宣統統省了,一來他自己都覺得復雜,二來戰場上一旦出現空缺,當然是就近找隊互助,那種四處看簡章看胸牌不但太浪費時間,最主要的不利于最高指揮官快速整編隊伍。 wap. /131/131191/31584465.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