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袁謙哪里想帶妹妹去玩,可不帶顯然行不通,只好勉為其難的帶弟弟妹妹去玩,袁熙今天真有要事。 醫學院中帶著張機巡視了一番后,到了華佗辦公室,大家坐下后,袁熙就拋出了一張藥方。 “生石膏、生地黃、犀角(水牛角代)、黃連、梔子、桔梗、黃芩、知母、赤芍、玄參、連翹、甘草、丹皮、鮮竹葉,這是?” 張機作為第一個提出六經治病的神醫,一看到這方子眼神就不對了,一把搶過來細細琢磨起來。 華佗伸長脖子看了一眼,再也縮不回脖子了,兩人就這樣腦袋靠在一起,一會兒皺眉,一會兒推敲。 終于還是張機先開口,一拍大腿道:“這是治療溫熱疾病的良方,氣血兩清,清熱涼血解毒,能去十二正經熱癥?!? 袁熙重重的點頭道:“此方治療瘟疫中的熱癥,凡是引起熱毒的瘟疫,都能用此方救命,預防氣血兩燔,唯一缺陷是陽虛。脾胃虛弱之人不能用?!? 兩人都是神醫,對方子上的藥材推敲之后,馬上明白袁熙這話很有道理,頓時眼光大盛,好像看到珍饈美食一般。 這方子當然厲害了,上輩子袁熙可是經歷了非典和新冠,這張方子正是中醫治療新冠的處方方案之一。 而且是經過非典的檢驗的,這是清朝的名醫余霖的方子,用于治療瘟疫的湯藥,名叫《清瘟敗毒飲》。 清朝對于瘟疫的防治已經很成熟了,這要歸功于明末名醫吳有性。 由于明末瘟疫大流行,吳有性為了治療瘟疫,親自前往各處發生瘟疫的地方,把生死置之度外,用自己的身體做實驗,也以大量的病人為實驗對象,終于寫出一部,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專門針對瘟疫的名著《瘟疫論》。 后人在他這基礎上多有創新,經過增減他的處方,針對不同的瘟疫來治療病人,他更是提出了氣疫論的觀點,這已經無限接近于后世的病毒理論。 可病毒是要在科技手段的基礎上才能查的到的,但咱們的先人卻在沒有設備的情況下,明了了傳染病是特殊的癘氣導致,不是人體自身的問題。 不得不說,華夏文明是這世界上最先進,最輝煌的文明,是其他任何文明難望項背的存在。 因此四大文明只有我們獨存不是沒有原因的,正是因為我們才是這世界真正的主人。 “兩位院長莫激動,熙這還有藥方呢,你們看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