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第三條是作戰后保證不在本地掠奪,公平收購軍用物資。 第四條是要求農民放開商路,銷售商人采購和銷售物資。 以上都是對農民和村莊有利的條件,農民看到魔族不屠殺,反而給出讓他們受益的條件,就不會下決心反抗了。 比起上面的溫和政策,還有一些內容就比較暴力了。 領主要求村莊必須交出違背領主減稅政策的村長、保稅人或地主,并沒收其財產分給貧困的村民,解放他們家里的佃農和農奴。 邪教徒必須交出,被蠱惑的普通人可以給機會改信,但執迷不悟者必將遭到教會審判。 如不執行,全村絕罰為叛教者。 沒錯,文森強調的是讓教會去審判。 如果背叛了光明與秩序教會,被開除了教籍,教會就不會過問這些人的死活,普通人也不會認為領主的懲罰有什么過分之處了。 果不其然,文森的要求遭到了本地包稅人和大地主迪卡斯的斷然拒絕。 和平談判不可能成功,本來就是讓民眾看到地主的自私和懦弱。 至于進攻的方法,文森打算顯示一下力量,但根本用不著強攻。 正常情況下,魔族指揮者在面對拒守不出的敵人時,一般會先選擇圍困,然后用魔物襲擾加各種黑暗魔法的方式削弱對手。 污染水源、空中縱火、釋放病原、散布劇毒都是家常便飯,暗殺和操控敵人也是信手拈來。 如果有機會,直接將沒有魔法保護的敵人轉化成不死生物,來個里應外合,也是喜聞樂見的手段。 這樣折騰一番,如果沒有大量魔法師和魔法道具在里面應對,就算防守的指揮官意志堅定,部下忠誠勇敢,也不可能抵抗過三天。 說到底,魔族大多數時候都沒有抓俘虜換錢或搜集勞動力的需要,如果不是想獲得恐怖或死靈仆從,根本就不會刻意保留村落,經常讓炎魔一把火燒干凈了事。 于是,在象征性地對圍墻射出一輪箭雨,并讓骷髏弓箭手準備火箭射擊時,擁有上千人口和肥沃土地的努爾村就順滑地投降了。 身為大富翁的包稅人迪卡斯和藏在他家的邪教徒都被民眾捆成了粽子,直接丟了出來。 這樣最好,文森的生活信念就是讓更多人快樂,能不使用傳統藝能就不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