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劉一峰一邊吐槽自己自言自語的習慣真的需要改掉了,一邊回頭看向了回答自己問題的人,正是昨天晚上面對自己要求用武器,自己拒絕后直接投降那人。 劉一峰打量了下他,這個年輕人和他差不多歲數,長相很一般,看不出有什么特別的,他問道:“你怎么知道?” 年輕人先是不卑不亢的行了一禮后說道:“大頭領,昨天我要求用武器,就是因為我出身南軍。” 他對自己這個回答很滿意,但劉一峰一臉莫名其妙,繼續問到:“哦,我知道了。但你怎么知道朝廷早就把火炮小型化并上艦了?” 年輕人見劉一峰完全沒聽懂自己的回答,反而問道:“大頭領不是登州人?” “我老家巴蜀的,還有,是我在問你問題!” 劉一峰開始有點不耐煩了,但年輕人卻不卑不亢的解釋道:“哦,看來我誤會了。” “大頭領,是這樣的,海軍雖然已經獨立成軍了,但海軍成立前屬于福建都司的水師。而南軍成立后,福建都司一直歸南軍管理。即便是現在,海軍也和我們南軍關系最好,所以我才會知道船上的情況。” 劉一峰明白了,大明海軍前身屬于南軍,這個年輕人出身南軍,所以知道這些。也難怪回答自己問題時用自己出身南軍來回答了。 “你是軍人?怎么來當民夫了?” 年輕人扭過了頭,明顯不想說。劉一峰也不強迫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你叫什么名字?” “李鴻基,鴻達的鴻,基業的基。” 劉一峰看了他一眼,估計李鴻基出身不簡單,這名字不像泥腿老百姓取的出來的:“老家哪的?” “陜西米脂。” “陜西人怎么不去參加西征大軍,跑南軍去參軍了?” “大頭領,你是巴蜀人,不一樣跑到千里之外的登州府來了嘛。” 劉一峰又看了眼李鴻基,他發現這個人和李老三馮碩這些社會底層人士不一樣,很可能接受過教育,家境說不定也是小康。 別小看了小康,換劉一峰穿越前的后世,也沒有實現全民小康的。工業化前的封建王朝,小康就是大部分老百姓為之奮斗一生的目標了。 “李鴻基,你上過船嘛?” “上過,不過不是這種軍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