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你家的那個老師,一直是只老狐貍,我認識他這么多年,看著他從一個致力于編譯工作的進士,變成了內閣大學士。” 魯葛收回烤的紅彤彤的手,靠上了塞了棉花裹上了鹿皮的椅子,繼續說道:“這次金礦事件全部是他安排的,我那個蠢學生應該也猜到了徐大人的想法,但他還是選擇了聽從徐大人的話。” “應星呀,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嘛?” “小子不知,請魯老指點。” “因為東山州,真的遇到瓶頸了,你家徐大人和我那蠢學生,都準備劍走偏鋒了。” 宋應星沉默著,他在樕山城的一個月,看文獻看東山州往年的政策,就已經看出來東山州現在最大的問題了。 魯葛總結的很對,東山州遇到瓶頸了。 東山州是一片極大的土地,從探險者們口中的描述和海事局地質專家的預估,東山州的大小堪比神州大地。 但很可惜的是樕山,藟山沿著海岸線形成了堪比昆侖山般難以跨越的屏障。 好不容易找到了藟山南方這片平原,卻發現東邊依然是栒狀之山,勃壘之山,番條之山和最新發現的姑兒之山形成的連綿山脈,擋住了大明繼續向東的探索和擴張。 目前海事局在東山州也就是發現了藟山平原,和現在金山城所在的河谷地帶適合發展。 但問題是這些土地雖然是上好的耕地,但種植出來的作物,無法運回本土去販賣呀。如果沒有安南都護府,東山州可以大規模的種植各種經濟作物,然后集中工匠生產各種商品再運回本土販賣。可安南都護府距離本土更近,本土需要的各種經濟產物中有7成安南都護府都能提供,東山州就算生產了商品,也無法賣回本土。 原因就是太遠了,成本太高了。 “所以徐大人和郝大人演了這出戲,假裝東山州有金礦?” 魯葛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宋應星就懵了,沒明白什么意思。 這時候有人輕輕敲了敲馬車門,魯葛撈開車窗簾一看,發現到了商城區的土地殿了,對宋應星說道:“應星,隨我下來,你看過后就明白你家徐大人和我那蠢學生,真正圖謀的是什么了。” /128/128430/31259394.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