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八十三章 組建華夏軍-《穿越武大郎之救宋》


    第(1/3)頁

    散朝后,武植拜別了神情有點尷尬的章淳和章楶,告別了安燾、林希、許將等人后,獨自一人回到殿前司。他還得慢慢熟悉殿前司的事務,熟悉認識殿前司的一眾大小官員。

    回到殿前司,武植找來柳權,詢問了殿前司上報領餉的兵力有多少,聽到柳權回答有六萬五千人左右時,他只能苦笑了一下,打發柳權走了。燕勝和李廷玉看到武植臉色不渝,陰晴不定,都悄悄地溜掉了,留他一個人坐在白虎節堂帥座上發呆。

    百分之三十的吃空餉率,看來確實是肥了一批人了,禁軍的戰力堪憂啊!武植坐在座位上,默默的思忖。這些禁軍看來是指望不上了,他只能寄希望于新軍和駐扎在外的禁軍了,尤其是數十萬的西北禁軍,那才是真正的主力,他要想辦法抓在手里才行。

    五日后,早朝,趙煦宣布了丈量司的領導人選,武植兼任丈量司使,總領一切;戶部左曹侍郎吳居厚兼任副使,具體負責丈量清算稅賦事宜;其他成員則從各個司庫中抽調。吳居厚是個耿直干練的小老頭,五十八歲,剛直不阿,能力也不錯。殿前司擇派禁軍官兵隨行協助丈量清算,遇事可隨時處置緝拿,便宜行事。

    這一次,趙煦直接繞過戶部尚書蔡京,把他晾在了一邊。蔡京三番兩次地反對武植,趙煦對他觀感也越來越差了。蔡京站在人群中,很是尷尬,卻也無可奈何,唯有苦笑,心中越發嫉恨起武植來。

    接著,趙煦把武植組建新軍的提議拿出來給大家討論,武植組建新軍的奏章被眾人傳閱后,竟然沒有一個人站出來阻止和反對。

    新軍赤衛營上次在西北對西夏的大戰中大顯神威,戰功赫赫,有目共睹,現在要是還有人跑出來反對,那就可能被質疑其居心不良了。只是眾人對新軍的架構和稱謂還是感到很陌生和好奇,五味雜陳,議論紛紛。

    于是,全體通過,經商榷,決定遵照武植的提議,即日起從眾禁軍中選拔三萬名四十歲以下的官兵成立新軍,命名為華夏軍。決定按照武植提議的三三制原則組建編制,即把華夏軍編成一個軍,三個師,九個旅,二十七個團,八十一個營,二百四十三個連,七百二十九個排,二千一百八十七個班。華夏軍設軍部,軍長由武植兼任,副軍長由燕勝和李廷玉兼任。下設三個師,分別命名為華夏軍第一師、華夏軍第二師和華夏軍第三師,每個師編制一萬多人,第一師師長(師都指揮使)林沖,副師長(師副都指揮使)孫奇;第二師師長王進,副師長李廷亮,四人均提升一級就任;第三師師長馮坤,副師長甘子越,兩人之前都是捧日軍中的都指揮使和副都指揮使,也屬于提一級任用。各旅、團、營、連、排的正副指揮官由軍部提一級擬定并呈送朝廷報批即可。而且在軍部下設立一個參謀部和一個后勤保障部,擢升郭成任參謀部參謀長,從五品;擢升折可適和魏釗任參謀部副參謀長,正六品;參謀部參謀若干,從西北軍中選拔,從八品。后勤保障部則提拔戶部郎中曾寬升任,正六品;副部長分別由戶部員外郎章振和兵部員外郎梁焯擢升擔任,從六品;其他后勤人員由華夏軍軍部擬定,正九品。華夏軍獨立成軍,歸屬殿前司,其他禁軍不得干涉,華夏軍列裝、訓練等一應事宜均由軍部統領,便宜行事。華夏軍軍餉等同于上等禁軍,每月足額發放。

    華夏軍新軍大營就選址駐扎在外城外的東北水門附近,那里背靠著很大的一片矮山林地,可以作為訓練場地。

    同時成立火器局,歸軍器監管制,并廣選匠才,專門研發與制造新式武器,選址也在城外的東北水門邊的矮山坡下,靠近新軍大營,便于試驗和改進新式武器。軍器監派了個姓沈名沖的監丞來暫時管理火器局。

    武植一下子身兼四職,成了朝中炙手可熱的政治明星,而且還特別的年輕,前途不可限量啊!眾人紛紛動了心思,日后估計要多加巴結和親近才行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门源| 绍兴县| 郑州市| 土默特左旗| 陆河县| 屯门区| 温宿县| 夹江县| 营山县| 山东省| 绥滨县| 永济市| 侯马市| 平昌县| 兴宁市| 衡南县| 土默特左旗| 杂多县| 宾川县| 乌拉特中旗| 桐乡市| 会宁县| 崇阳县| 阜康市| 苗栗市| 巴楚县| 大田县| 英德市| 荔波县| 陇川县| 大港区| 莆田市| 施甸县| 麦盖提县| 谷城县| 宜宾市| 武陟县| 桑植县| 台湾省| 巴中市| 晋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