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換稻種-《我修非常道》
第(1/3)頁
潘小玲悄悄地將吳婉怡拉到一邊:“婉怡,剛才我上去看了看,本來想去常興同志的地里看一下的,順便摘兩根黃瓜,哪里想到,那個地方不見了。”
吳婉怡連忙說道:“不是跟你說了,上一次去山上的事情回來后不許再提,更不能夠未經常興同志允許,私自上山么?你答應得好好的,怎么又變卦了?”
潘小玲有些不好意思:“饞得慌,想去吃點新鮮的瓜果呢。這不是重點啊。那個地方怎么會無緣無故消失不見了呢?那個常興不是鬼吧?”
“怎么可能呢?這世上哪來的鬼?”吳婉怡沒好氣地說道。
“沒鬼,那塊地好好地能突然不見了?”潘小玲問道。
“我懶得跟你爭。反正這事你把嘴巴給我把好門,要是說出去了,看我怎么收拾你。”吳婉怡警告道。現在吳婉怡很后悔當初帶潘小玲上山了,這要是讓潘小玲說出去,弄不好會給常興帶來麻煩。
“我知道輕重。你放心好了。”潘小玲有些畏懼地往山上看了一眼,慌忙跑下山去。
常興敢讓吳婉怡與潘小玲上山,便不怕她們說出去,沒有常興帶路,誰也找不到祖師廟。也正好能夠將一個人看明白。
周茂林去年在山上看到常興的稻谷長得仙基橋大隊的要壯實,稻穗也要更大,他數了稻穗上的谷粒數,比仙基橋的多了四五十粒。仙基橋大隊的谷種,稻穗谷粒只有一百四五十粒,常興稻田里的一般都有兩百多粒。谷粒還更沉甸。所以,那個時候,周茂林就跟常興說過,要到常興這里換一些谷種回去種植。兩斤稻谷換一斤谷種都行。
生產隊現在種植水稻,講究密植,使得禾苗的株數盡量多,如果稻穗一樣的話,產量自然更高。而且密植之后,水稻之間的競爭,植株長得會更高一些,最后的光合面積也要更大。因此,每畝稻田需要很多種子。考慮到發芽率的問題,一畝田得好幾斤種子。
仙基橋大隊總共幾百畝田,總共就需要上千斤種子。常興去年擴大了一塊稻田。收獲的稻谷總共也就一千多斤而已。加上常興自己,總共四張嘴吃,每日的消耗也不小。所以也不能夠白送給仙基橋。
既然周茂林要換,常興就讓周茂林一斤換一斤,給自己留足了種子就行。剩下的全部讓周茂林換走。
“常興,這一次是咱們仙基橋又占你便宜了。別人的稻種,一斤換一斤可換不到。你放心,我挑的都是我們仙基橋最好的稻子。這幾天天晴,我又讓他們復曬了一次。咬起來嘎嘣脆響。”周茂林說道。
“茂林叔,你說哪里話。有什么吃虧不吃虧的。反正我也是用來吃飯的。哪種米不一樣?”常興說道。
“你這孩子就是仁義。”周茂林說道。
說著說著,周茂林就說到吳婉怡上山的事情:“那天吳同志來我家問基肥的事情,他們知識青年怕臟,不敢去鎮上掏糞。其實就算是他們敢掏,也輪不著他們。我早就曉得,鎮上的公共廁所都是定好生產隊的。我就是故意作弄他們一下。后來吳同志來我家,我就尋思著讓他到你這來看一下。你不見怪吧?”
“沒有,來就來吧。我讓他們去掏山溝里的淤泥了。”常興說道。
“這倒是個好辦法。其實咱們仙基橋大隊的基肥也不夠呢。看來,這些天可以讓大伙去山溝里挖淤泥去。”周茂林說道。
為了積肥,各個大隊到了無不用其極的地步。仙基橋全村老老少少經常背著一個簸箕到處尋牛糞。撿一簸箕牛糞可以到生產隊換工分。
除了人畜糞便,還去山里割青草積綠肥。河里溝里的淤泥更是每年都要清理一會,塘泥也是非常不錯的基肥來源。倒是把山里溝里的淤泥給忽略了。
“現在山里的黑熊雖然消停了,但是別的野物還是挺鬧騰的,你們去掏淤泥,可要小心點。”常興提醒道。
“這個我們會注意的,到時候讓民兵連專門負責保衛工作。”周茂林說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宕昌县|
大姚县|
左贡县|
南木林县|
毕节市|
金寨县|
冀州市|
郴州市|
桑日县|
阿拉善盟|
梁平县|
呈贡县|
怀柔区|
汾阳市|
全南县|
永城市|
连平县|
合川市|
无极县|
静乐县|
汉阴县|
安国市|
武威市|
射洪县|
冀州市|
花莲市|
容城县|
昌宁县|
增城市|
当涂县|
榆社县|
海兴县|
英德市|
彩票|
德州市|
阿城市|
罗定市|
昭苏县|
乐平市|
奉贤区|
金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