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凡是學生,怎么可能沒有讀過謝老師的《寄小讀者》、《小桔燈》等一篇篇雋永秀美的文章和散文? 如今她親自給自己的小說寫評論,這可真是一個莫大的榮耀。 但是轉而虛洛又疑問道:“謝老師已經(jīng)差不多90歲了吧?她怎么會寫這個的?” “人家雖然年齡大,可是筆耕不輟,。”曾克風說道,“我已經(jīng)打電話去問了,有人推薦給謝老師了你的《活著》,她看了之后,有感而發(fā)就寫了評論文章……這可是謝老師好多年來,第一次再為一本小說寫評論呢,你面子大了去了!” “那是!” 虛洛毫不客氣的應承道。 他不是為自己,而是因為原作者。 原作者的確值得文學大家給他一個贊揚。 這故事充滿了人間所有的苦難,但訴求以及告之大家的,也就是書名的兩個字——活著! 和平年代出生的人,或許感慨不會多。 但謝老師這種出生于1900年,幾乎經(jīng)歷了中華近代所有苦難的人,當然就是感觸最深。 曾克風此時又圖窮匕見了:“這本小說,能不能拍成電影?” “能啊!” 虛洛點頭,“不過不是現(xiàn)在。” “為什么?” “現(xiàn)在才剛剛出版,讀者群體都沒有,就沒有觀影群體的基礎。”虛洛沉吟著道,“其實這部電影的話,藝術性是有了,但如果論起票房,那絕對是很一般的,所以完全可以放幾年,等到書籍的影響力夠大了再說。” “好吧!” 曾克風和韓三坪互望一眼,都同意了虛洛的看法。 一方面是他們著急也沒有用,版權是虛洛的。 另一方面他們也相信虛洛對于市場的判斷。 少年在香江,在內地,都已經(jīng)證明了自己打造出好電視劇和好電影的能力。 曾克風叮囑道:“不過之前你三叔跟你說過的,咱們需要一部電影來增加收入蓋房的事兒,你可得放在心上。” “沒問題。” 虛洛先答應了之后,才問道:“咱們在《焦譽祿》上面能拿到多少錢?” “大概能有幾百萬吧。”曾克風回答道。 虛洛聳聳肩,不問了。 當然也沒有再問的必要。 這部電影是在考縣實地拍攝的,動員了多少的軍、民、設備等等? 這些可都不是峨影廠一家能完成的,只有上面命令下來,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做到。 所以最后的票房收入,當然是要分果果啰。 它不像是《北京你好》,人家最大的協(xié)力單位——組委會,根本就不在乎這些錢財,所以蜀川電視臺真是占了個大便宜啊! 也難怪峨影廠會眼紅了。 昨兒個晚上,小姨過來陪二表叔夫婦吃飯時說了,哪怕是宣傳口會拿走一大半,最后留給蜀川電視臺的都有3000萬之多! 峨影廠今年辛辛苦苦做了那么多的電視劇,收獲也不過是3000多萬,結果人家一部就抵消了。 你說換在誰身上能甘心呀? 不過這對于虛洛卻是個好事兒。 只要你們有求于我,有些尺度大一點的,激進一點的劇本,我就可以拿出來了。 不對。 是讓一號寶貝和二號寶貝給我記憶重啟出來了!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得趕緊去北京啊! …… 六更字,9天更新了20萬字了,繼續(xù)拼搏! 求訂閱!求月票! 請老爺們多多支持!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