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山雨欲來-《寧頌》
第(2/3)頁
山間數條石徑小道蜿蜒而下將山外和山里聯系在一起。
這些小道上一位位身著青衣長衫之人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或搖頭吟誦詩歌,或研習討論文章典故。
而這些石徑小路最終都匯聚到了一扇山門前。
雖然這山門上有一塊燙金匾額,但是因為山間的霧氣縈繞,上面所寫的字隱隱約約看不真切。
而山門兩側兩幅木刻對聯,隱約能看到上書的文字。
上聯乃是:鹿豕與游,物我相忘之地。下聯寫著:泉峰交映,智仁獨得之天。
而山門口的臺階之上,一位長衫老者背對山門目光悠遠。
他小聲低語:大廈將傾,安民之道還可行否?
相較這兩處的能讓人沉心靜氣,千里之外的蜀州一處平原小城之中,一人正仰躺在屋頂之上神思飄遠。
而屋頂下面,大量身著短褂的漢子在忙活著。
他們有的在炙熱的火爐旁乒乒乓乓的打著鐵,四散的火星在空中飛舞帶起屢屢白煙。
有的人在賣力的拉著鋸子將一個粗大原木鋸的木屑紛飛。
也有的人正對著圖紙比比劃劃像是在研究什么。
~~~~~~
這些人認真而專注,只有屋頂上的那人與這下面的眾人格格不入。
只是他的臉色始終保持著一縷憂色。
在同時,大虞皇朝的土地上還有很多不為人注意的地方,很多人都在憂心匆匆地算計著什么。
就連遠在萬里之外的狼居庭上也有人正愁苦不已。
與這些苦心孤詣算計著什么的人相比這時的李毅卻要輕松的多。
此時已經是喬復恭被殺的第二天下午,他將衣重道背著翻過都梁城的大山后衣重道也醒了過來。
醒來的衣重道已經褪去了一身兇蠻的殺伐之氣。
雖然他長相依舊兇悍,但是李毅卻明顯感覺出他的氣勢比之之前有很大的變化。
對于李毅救了草軍頭頭的這件事,客棧眾人的態度就各不相同。
楊平這個胖掌柜從始至終都表示強烈的反對,在他看來草軍各個都是殘忍嗜殺的暴徒,救這種人就是對他們這些平頭百姓最大的威脅。
只可惜他的反對不起任何的作用,因為李毅態度非常堅決。
他用一句話就讓楊平乖乖的閉上了嘴:如果你不滿你現在就可以和我分開走。
而程三郎對衣重道和米義人就要和善的多,甚至他的態度有些討好。
李毅原本以為衣重道會在醒來的第一時間就回到草軍的隊伍中去。
但是讓他想不到的是衣重道打聽了他們的目的地后執意要護送他們過去。
按照他的說法如今草軍在這一帶活動平凡,他們這樣大搖大擺的趕路很容易被劫。
而有他在草軍就沒人敢動他們。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讓楊平同意與衣重道同行。
這一路走來米義人和衣重道兩人輪流與眾人交談,他們很快就打聽清楚了這一行人的具體情況。
當得知具體情況后衣重道和米義人的臉色就變得玩味起來。
當天色漸暗時,他們趕到了一座破廟之中。
自從圣武帝滅佛之后,大虞皇朝這種破廟的數量猛增。
因為缺乏人來打理,大部分寺廟都破損倒塌,而他們所棲身的這一間保存的還算完整。
在草草吃了些干糧后眾人開始圍著篝火聊天。
眾人聊著聊著不由將話題扯到了草軍上來,畢竟眾人之所以逃離都梁城就是因為草軍。
而通過這一段時間的了解他們發現衣重道和米義人并非那種不分青紅皂白只知揮刀亂砍的瘋子。
“衣壯士,我曾聽聞草軍各位當家各個都是義薄云天,俠肝義膽的好漢可為何你們要劫掠各州縣呢?”
程三郎對于草軍從骨子里就有崇拜的情節,他對于草軍的印象一直不是太壞。
“就是啊,你們不是喊著要為天下百姓掙命嗎?可為何轉頭又要劫掠百姓?”
楊平跟著就質問道。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安县|
河池市|
饶阳县|
茂名市|
广西|
横峰县|
璧山县|
花垣县|
潞城市|
云和县|
措美县|
文成县|
家居|
汉中市|
汨罗市|
苏尼特左旗|
恭城|
桐乡市|
平和县|
河源市|
襄樊市|
平昌县|
贵定县|
衡水市|
台东县|
南城县|
尚志市|
苏尼特左旗|
万山特区|
梁山县|
临江市|
临泉县|
嘉峪关市|
清徐县|
中西区|
利川市|
普洱|
闸北区|
仁寿县|
北碚区|
江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