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個除夕夜。 許多人都失眠了。 朋友圈成了情緒發泄的地方。 幾乎是被《如愿》這首歌的分享給刷屏了。 “好好學習,好好生活,珍惜先輩創造的太平盛世!” “聽完《如愿》,我激動得掏出寒假作業準備做幾道題,但是因為不會做,我又躺下了……” “而我將夢你所夢的團圓,見你未見的世界,沒想到在一年結束的最后一刻,能聽到這么一首催淚的歌,新的一年努力奮斗!” “看到那些先輩的視頻,我特么直接就淚崩了,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罷了。” “他們是為了我們堅持奉獻,我們沒理由辜負,奮斗吧,少年!” “原本準備等聽雨這首歌聽完睡覺,可現在我特么熱血沸騰,根本睡不著……” 這一刻。 大家都充滿了斗志。 原本準備等聽完歌再睡覺,現在怎么可能睡得著。 而感觸最深的,并不是年輕人,而是那些中老年人,他們距離那個困難的時代更近,他們更能深刻的感覺到,所謂的“一代人吃了三代人的苦,才有了今天的盛世”。 而他們很少有人關注娛樂圈,也不經常聽歌。 這時候才正式對聽雨有了認識。 “剛才唱的歌叫什么,快放給我聽!”長輩催促著家里的年輕人。 “那首歌叫《如愿》,演唱者叫陳蓉,制作人叫聽雨。” 其實在之前,許多人聽歌只知道演唱者,他們不會去關注背后制作人是誰。 不過最近幾年大家對制作人更加的重視起來,畢竟大家發現,歌曲本身才是最重要的,而且聽雨的出現,更加直觀的詮釋了什么叫歌曲帶飛歌手,哪怕是新人一首好歌也足以火遍全網。 “聽雨,不是你一直說的那個偶像嗎?” “沒錯,他就是我的偶像!” 今年春晚或許是全家最團圓的時候,往年只有父母那輩守在電視機旁看這個傳統節目,而今年卻不同,許多年輕人,放下手機,放下游戲,來看春晚,為的就是他們口中的聽雨。 現在聽到這么多首歌,他們發現這個聽雨的歌曲確實不錯。 并不只是那些情情愛愛的東西,他的歌曲也有教育意義。 而年輕人在見到自己偶像被父輩認可,同樣非常的開心,紛紛給父母長輩推薦聽雨其他歌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