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冀鋆發現淮安侯府的水真是不淺,侯府嫡子洪逑仁陪太子周楚出使南淵國,在臨近南淵國時候遇到“山匪”,自此下落不明。 整個使團無一生還,甚至沒有一絲痕跡,如同突然之間,人間蒸發一般。 因為太子是秘密出京,當今圣上永和帝本意是讓太子歷練一下,為了太子的安全著想,出發時候,朝中知道的人極少。永和帝想等出使任務順利完成歸來,再宣揚表彰一番。 然而,太子和整個出使團隊出了意外,這太有損朝廷顏面。秘密尋找一年后,永和帝不得已對外宣稱太子身染重疾,居于東宮養病,謝絕一切來訪。 又半年,不得已對外宣布太子病故。 不管愿意不愿意,總之,至少表面上永和帝接受了這個事實。淮安候的勢力自然不能與皇家比,皇家都找不到太子,他一個小小的淮安候找不到兒子也沒有什么可奇怪的。 但是,楊氏不甘心! 冀鋆敢于應下楊氏,一是因為南淵國與所古部落相鄰,冀鋆的娘親還曾經作為“侍月圣女”與大長老出使過南淵國幾次,居住過一陣,對南淵極為熟悉。 二是,冀鋆發現太子和洪逑仁失蹤的時間,正好與所古族族中發生大事時間接近。她覺得二者之間有聯系,說不定就是關鍵所在:所古族的族人給父親冀垚下毒,逼迫娘親回部落解決事情,一定是事態發生了一段時間,且后來發展得越發嚴重,或者此前已經有過一番清洗或者廝殺,局面已經接近失控。 不得已,病急亂投醫,找到了一個已經離開族中多年的圣女回去處理事務。 卓姨娘的侄子卓悅本來在千湖書院讀書,半年前,與同窗一起游歷,臨近京城的時候,與同窗分別,說要先行一步,來看望侯府的姑姑。然后,他們再在京城匯合。 不料,同窗到了京城沒有在約好的時間見到卓悅,有個與卓悅要好的同窗到了侯府尋人,卻被侯府的下人羞辱一番,說一個姨娘的侄子根本不是侯府的親戚,別說沒來過,就是來過也不會接待的。 同窗一氣之下,猜測卓悅可能也是被羞辱之后負氣離去。然而,他們回到書院許久,卓悅依然沒有回來。那個與卓悅要好的同窗托人稍信給卓姨娘,卓姨娘才知道侄子不見了! 然而,茫茫人海,找一個人,談何容易!更何況,洪培菊不僅不幫忙,連敷衍都懶得做。 卓姨娘求告無門,花了許多的冤枉錢,被人騙去許多首飾,也最后無一都是獨吞苦酒。 冀鋆與蘇姨娘的沖突之后的一個直接后果就是,冀家姐妹的冬衣遲遲沒有送來。 貴姨娘催促幾次,都被繡坊的人給搪塞回來,貴姨娘除了著急,毫無辦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