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殿名為班若院,在整個開龍寺并不是最大的建筑,但也算氣勢宏偉,遼國的建筑仿漢制,只不過底座聚在石臺之上,有的石臺中空還可作為地宮密室,這座般若院說是院落實際上就此一個大殿而已。 蕭明放眼一觀,之間大殿兩側有一副對聯,上寫: 法幢現慈云,觀秋月春花,盡是三空妙諦; 智燈懸寶座,聽晨鐘暮鼓,無非一點禪機。 這個對聯蕭明看的眼熟,好像杭州天竺寺里也有一副一模一樣的對聯,當下也沒時間仔細分辨,看看左右無人,一拉大殿的偏門,發覺門沒鎖,于是閃身進去了。 由偏門進來的自然是偏殿,偏殿兩側各有四大護法金剛的造像,偏殿陰暗,顯得金剛面目猙獰可怕,蕭明被燈光吸引,并不去注意背后的金剛怒目,反而沿著后殿的幔帳向前殿走去。 昏黃的油燈之下空蕩的大殿之上只有一個人影孤單在坐在那里,那是一個白色的人影,蕭明細看之下才看清原來是一名穿著白色袈裟的僧人。 那名僧人弓著背坐在那里,瘦削的肩頭正在聳動著,似乎正字忙著,他面前的幾上放著兩卷經書,白衣僧人正在奮筆疾書,此人很是全神貫注,乃至蕭明都已經走到了他的身后,他都絲毫沒有發覺。 這個般若院只有大殿,顯然就是個另類,正殿之上佛像很是詭異,乃是一座黑面佛像,且只放一座,與傳統的西方三圣不同,如來佛祖是未來佛,文珠普賢不作為主佛,而作為弟子侍奉,這里的佛像只一座,且不知為何種佛? 蕭明或許有點印象,腦子里搜索,好像在丁建鵬的電腦文檔中有過這方面的介紹,這樣的佛祖造像的流派乃是佛教寶相宗的最早流派,也就是佛教密宗流派的最初形態,而密宗是最早從西域傳入遼國的。 丁建鵬曾經告訴過蕭明,開龍寺是遼國著名的華嚴宗名寺,可華嚴宗的寺院中竟然有密宗的佛像,這到底是怎么回事?看來這一切都要落到這個白衣僧人的身上了,蕭明上前一步,伸手去派那白衣僧人的肩膀。 “別動!” 蕭明嚇的一哆嗦,白衣僧人似乎未卜先知,背對著蕭明卻如同拿眼看著他,蕭明的一舉一動似乎都在人家眼睛里,或者人家早知道蕭明要干什么,但他說的是漢話不是契丹話,這一點蕭明沒有聽錯。 那白衣僧人突然轉過臉來沖著蕭明咧嘴一笑:“肖施主!我們又見面了!” 蕭明也笑了:“濟明大師我們又見到了!你在做什么呢?” 那白衣僧人正是靈隱寺的濟明大師,與丁建鵬在汴梁失散之后,聲稱來到了遼國,從此也一直沒有他的消息,誰知道竟然在這里碰到了,原來他真的來到了遼國,并且一直在上京的開龍寺。 濟明大師應該算得道的僧人,也曾發過大的宏遠,那就是天竺國摩竭陀國慈賢三藏所譯三卷經書,本來是由佛印大師所藏,最后突然遺失,濟明發愿一定會將其找回來,這也是他為何身在遼國的原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