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溧水縣。 一開始,蘇璟的日子又恢復了以往的樣子。 吃喝玩樂,經商勞作,歡樂無邊。 生活似乎沒有什么太大的改變。 不過蘇璟卻發現,最近溧水縣的生面孔,好像多了一些。 這可不是現代,交通便利。 大部分的農民,可能終其一生都在那個小小的村子里度過。 當然,戰爭期間還有逃荒另說。 但這些,都和蘇璟沒太大關系,他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 造玻璃! 然后用玻璃去制作放大鏡和望遠鏡。 一開始蘇璟還以為玻璃就是古代的琉璃,花費重金從蘇州買了些回來。 但當看見實物的時候,他才明白,古代琉璃和現代玻璃是兩碼事。 宋朝的時候,琉璃的制作工藝已經相當的成熟了,蘇州不少店鋪都會售賣一些玻璃裝飾品,深受人們尤其是女子的喜愛。 而在元朝時,山東顏神鎮就已經是全國聞名的琉璃制造地了。 只能說,蘇璟作為一個重生穿越而來的人,并不是啥都知道。 好在系統給了現代玻璃的制造工藝,蘇璟也有錢。 那就自己造唄。 有錢有閑,造點玻璃不是很正常的事情。 玻璃制造房內,爐火不斷的升溫,蘇璟指揮著手底下的不斷地進行著操作。 一次次的嘗試,一次次的改進。 從制造的容器到加工的工藝,都是在摸索中前進。 因為系統給的工藝只是制作流程,但如何達到制作流程的標準,比如說如何達到需求的溫度之類的辦法,就只有靠蘇璟自己了。 從石英砂、純堿、石灰石等原材料的采買或是自己提取。 到按照配料混料。 然后是用自己設計的高溫池爐加熱融化。 再到導入模具冷卻。 最后是熱處理和退火。 每一步都是相當的艱難。 終于,在耗費了一個多月的努力之后,蘇璟得到了一塊還不錯的玻璃。 雖然依舊有著雜質在其中,但已經屬于是可以使用的標準了。 接下來,就是打磨了。 這是一件需要耐心和毅力的事情,好在蘇璟啥都不多,就時間多。 沒事慢慢磨唄。 終于,在半個多月后,蘇璟成功做出了放大鏡和望遠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