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過正當譚星淵被古代交通工具折磨的時候,忽然瞥見知秋看著起伏的車廂,眼睛發直,整個人彷佛陷入某種沉思。 忽然知秋臉上閃過一絲魅惑,然后兩眼含春的看著譚星淵。 以至于譚星淵虎軀一震,畢竟一個三十歲如虎的少婦,看著震動的車廂能有什么壞心思呢? 此刻知秋親啟朱唇,帶著少婦特有的韻味,說道:“譚先生,此去三河灣起碼五百里,長路漫漫,不如做一些愛做的事情?” 說話間,兩眼上下打量著譚星淵。 狹小的空間,孤男寡女,況且以知秋的身手,譚星淵還是成人之美比較好一些,而且就當是旅行的風景吧! 于是乎,整輛馬車呈現出兩種不同的震動。 一種是隨著道路起伏的震動,還有一種是有規律的起伏。 半晌之后,譚星淵探出頭來,詢問道:“已經行駛多少里了?” 周廣臉上邪魅一笑,說道:“譚先生,好身體啊!已經行駛了六十里了。” 這語氣怪怪的,第一次聽說有人用距離衡量那玩意事情。 但是譚星淵沒有理會,只是好奇在古代,怎么知道行駛多少距離的? 于是問道:“周廣,你是怎么知道行駛六十里了?” 這倒是說到周廣的專業領域了,于是侃侃而談道:“這官道沿途都有驛站,每一個驛站間隔六十里,前方就要到達驛站了,所以我說咱們行駛了六十里。” 這不就是后世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嗎? 譚星淵暗暗吐槽:真是一日六十里啊! 待到了驛站的時候,馬車緩緩行駛進去。 這些驛站只接待官方的過往車輛,但是譚星淵也有官身,所以也有資格進入驛站歇息。 在這里給馬兒喂喂草料,喝喝水。 而周廣則檢查這車輛和馬匹情況。 知秋則意猶未盡,不斷的向著譚星淵拋媚眼。 以至于譚星淵正色道:“你是本官的貼身護衛,可不是來要本官的命的。” 知秋不以為意,反正去三河灣,起碼三天的路程,機會還是有的。 乘著這個時候,譚星淵和周廣聊了起來。 “我看,你沒有輿圖,怎么就能找到去三河灣的路?”譚星淵疑惑道。 周廣一副自信滿滿的樣子,然后說道:“首先就是方向感……” 周廣得意的說著,譚星淵大體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首先三河灣在京城以東,只要順著官道一路向東行駛便可以。 而且古人的官道,路面雖然還是土路,但是表層的土都是經過高溫蒸煮過的。 這樣的里面上千年都不會長出花草樹木,一直是光禿禿的。 而且為了駕駛的人不迷路,還在路兩邊栽上同一種樹木,這樣就可以在駕駛的時候,區分不同道路了。 并且道路上還有各種指示碑。 所以憑著絕佳的方向感,以及經驗,周廣駕車走遍天下,也不會迷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