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于叢瀾要去參加四大洲這件事, 冰迷表示很痛苦。 【一千一也:雖然不該對比賽有意見,但真的好晦氣啊,這個金牌就必須要拿的嗎】 【我懂,我很懂】 【這枚金牌真的好燙手, 世錦賽不會涼涼了吧】 【我很難懷疑瀾神出手有什么世錦賽第一之外的成績】 【朋友, 或許之后她就參加不了wc呢】 【確認過眼神, 都是玄學的人】 還有人擔心沐修竹的,因為他現在儼然是一個奪冠熱門選手。 再就是一月底冰協官方放出了沐修竹訓練里的自由滑五四套組, 說實話滑得很丑,但五個四周跳啊! 一群人尖叫, 只覺得里面沐修竹除了跳躍就是在跳躍了。 還有人問, 沐修竹是要在四大洲里上這個技術配置嗎?bv是很高沒錯啦, 就是節目丑得要命。 被官方回復沒有,僅僅是日常基礎訓練罷了。 一堆人嗷嗷,申請開個訓練直播頻道。 直播是沒戲,但紀錄片攝制組進駐拍攝,偶爾漏個小視頻花絮什么的,倒完全沒有問題。 此消息一出,冰迷們立即開心了起來。 冰雪系列的賬號里, 有一個就是分享運動員日常的,會拍一些他們平日里的照片、視頻, 只不過視頻都比較短,最長的也不過是兩分鐘, 所以大家看得不怎么過癮。 雖然不是網紅自媒體,但在新時代浪潮上,起碼張簡方他們沒那么落隊。 叢瀾本人則是對晦氣一說無所謂。 “比賽嘛,都一樣噠!”她道。 沐修竹:“……” 可能不太一樣。 單人組的冠軍是真的慘。 那新語何敘正在跟舒傲白上課, 這次舒傲白也會隨隊一起去比賽現場,兼職幾日的教練助理。 讓許久未曾見到她的人驚喜連連。 論雙人組的霸氣,舒傲白俞寒是寫在了明面上的,他們也非常受歡迎。 叢瀾有點困,四大洲這次在美國舉辦,時差影響和長途飛行讓她很難受。 落地后入住酒店,秦檸找了體溫計過來,才發現她發燒了。 “我就說她一路上狀態不對。”秦檸小聲與隊醫說道。 隊醫:“沒事,低燒。” · 四大洲名單是根據全錦賽定的,桑瑩本來在名單內,但上周她訓練受傷手臂骨折,這次怕是連著世錦賽都不能參加了。 臨賽前沒辦法過來,她氣得要死。 “好煩啊人為什么要胳膊!為什么!”留在首鋼里的桑瑩已經氣到胡亂說話了。 周妍寧過來按著她:“消停會兒,比賽多得是。” 桑瑩都要哭了:“我好想去……” 她在懼怕。 怕這個傷到世錦賽之前都不能好,無法訓練就等于技術會止步和回退,沒有人知道這一次好了以后她會是什么樣子。 不會殘疾,這沒錯。 但不一定能跟以前一樣,繼續站在賽場上。 周妍寧摸了摸她的腦袋:“乖,好好訓練。” 周妍寧本人也不多好,她腳踝的傷復發了,不然這次的替補名單里,她說不定就能搶到位置上去了。 全錦賽女單可以跨組上場,以前叢瀾就這么干過,她也是少有的沒有國內賽jr組獎牌的運動員。 這幾年一直有人跨組比賽,但也不是說,所有技術實力高的人都會這樣做。 景筱曼這次就老老實實地比著jr組。 畢竟,想要跨組就是為了能拿到第一,叢瀾在sr站著呢,早晚自己要升組的,何必現在就跑上去呢? 加上大家的技術水平都慢慢上來了,jr的競爭也非常激烈,哪怕是到sr拿了個前五前三的,或許還會被罵一句“就是避開jr組的競爭唄”這樣的話。 挺煩人的。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這樣,不同的人想法不同,冼初然就搓著手報名了sr組,而且為了全力備戰,她都沒雙線比jr。 冼初然理由很正面:“時長和技術要求不同,萬一我記錯了編排怎么辦!” 叢瀾第一,桑瑩第一,慕清暉第三,之后是單詩蘭、周妍寧、冼初然、方尖緣、洛蓓蓓等人。 慕清暉也是跨組比的,她這次發揮超常,只摔了自由滑的一個四周跳,其余的表現都挺好。 第四名的單詩蘭則是國家隊的成員之一,于謹和丁教練搞出來的六人小組里,她是第一批名單進入的。 孩子有點偏科,點冰跳很好,刃跳比較抽風,前者高飄遠能發揮極好,后者也不是經常出錯,而是在整個曲目里如果前面的跳躍順利,跟著的刃跳就基本沒什么大問題,反過來就不行了。 今年16歲,也是剛升組沒多久,還是在發育關期間從省隊過來的。 她之所以能靠著這樣的技術進國家隊,一是潛力不錯,一是發育關過得很平穩。 女單的發育關起伏很大,叢瀾就不是特別艱難,后來的洛蓓蓓周妍寧比她困難許多,再就是桑瑩等人。 也有平穩度過的,還有直接沒過發育關,在技術尚未練出來就已經退出這個賽道的。 至于景筱曼冼初然等人,則是還沒到發育階段,后續也不知道她們會怎么樣。 慕清暉年紀不夠不能來,連帶著世錦賽也不可能去,倒是預定了世青賽的名額。 四大洲女單三個名額,叢瀾桑瑩單詩蘭,現在桑瑩不能到,替補的三人里就又比了一次。 周妍寧傷病犯了自動退出,另外兩人按照wings的成績排了一一,這次來的是洛蓓蓓。 與她對比的方尖緣,在最初參賽時就知道自己上不來名單,能成為替補已經很驚訝了。 方尖緣不是國家隊的,也不在省隊,她只是俱樂部聯賽里出來的小女單。 從六歲練冰到現在,方尖緣已經有12年在冰上了。 她今年高三,花滑定級讓她能有體育大學可上,如果不想走保送的路,也能有國家級證書給她加分。 方尖緣不適合走花滑的專業道路,她技術早期出了點問題,后來發育關長到了一米七一,這樣的身高從一開始就注定她走不下去。 這次的全錦賽本就是她最后一次參賽,也積攢了她對花滑的所有感情。 無人猜到她能得到這樣好的成績,連她的教練和父母都不曾想過。 方尖緣參加過國際賽,12年里,三場jgp分站,兩場gp分站,七次b級賽,還有數不清楚的國內賽事。 她明白,爸媽已經為了她付出了太多太多。 “我特別高興。”拿到了全錦賽第七,方尖緣在自己的賬號上發布了這樣的消息。 她說,我特別高興自己能有最佳成績,也很感謝wings的認可,看著大家在網上夸獎自己,說這個小女單的情感豐沛,旋轉好看得要命,滑行也像是一根線在游走,只是除了跳躍一般,可這身高有這樣的發揮也已經很好了。 方尖緣有一個與自己差不多高的女單同伴,對方這次也參加了全錦賽,可惜的她只是一十多名,連自由滑都沒進。 過高的身高在花樣滑冰上是劣勢,但她的心不是。 所以這兩場她曲目表現力拔群,讓很多人認識到了原來還有一個小女單叫做方尖緣。 盡管她已經十八歲了,也是花滑的“老將”了。 她知道大家說得都沒錯。 可是,能第一次進入替補名單,她真的非常非常高興! 那時,她蹦跳著撲到了爸媽懷里,泣不成聲地說自己終于做到了。 一個替補名單而已,值得這樣激動嗎? 運動員不缺努力,也不缺天賦,可又非常地缺那萬中無一的天賦和運氣。 方尖緣這樣的運動員,無法瞄準第一,每一次進步都是她們的突破。 臨放棄之前,她做到了。 于是她不想放棄了。 接受保送體育大學的花滑系,她決定要在這條路上走很久。 這次看著四大洲開幕,方尖緣與她的朋友一起坐在電腦跟前等直播。 “我進入了這次的名單哎!”她興奮,“我還去首鋼跟洛蓓蓓比賽啦!” 朋友陶月杉也很為她高興:“你超棒的!” 方尖緣:“哎!” 陶月杉沒問比賽結果,顯而易見,爆種超常發揮的方尖緣還是比不過早就進入國家隊的洛蓓蓓。 “但是感覺,”陶月杉說道,“成年組的女單力量還是不太夠,沒有青少組的強。” 要不然也不會替補的話還得洛蓓蓓上。 方尖緣:“洛蓓蓓也只比我小一歲而已啊!” 洛蓓蓓已經被很多冰迷放棄了,她這兩個賽季的成績都比較一般,gp分站能得到兩個站次的名額,可是每次的比賽連領獎臺都上不去。 陶月杉一想也是:“瀾神的光芒下,有太多普通人了。” 她們說的“普通人”,就是區別于叢瀾的運動員。 桑瑩曾經是,但現在她跟上了。 方尖緣:“細數我們的成績,名列前茅的真的不多。” 陶月杉:“所以你這次的全錦賽比得真棒!獎狀一定要裱起來掛墻上!” 不上領獎臺的人也是有獎狀的! 方尖緣笑瞇瞇地:“哎!” 進入替補名單,為了參賽名額單獨加試,這樣的經歷讓她非常高興。 · 當地時間上午九點開始的op,叢瀾當時身體不太舒服就沒參加。 她等過來的時候,整個人還是低燒。 有時候發燒不是單純因為受涼,病毒感染、免疫力下降都是原因。 叢瀾這次是上呼吸道感染,昨日高燒了一段時間,物理降溫后體溫控制了下來。 發燒最常見的表象是乏力,這次她還腹瀉,加上舊傷隱隱約約,狀態要比coc時還差一點。 沐修竹一臉的“我就知道四大洲不吉利”。 但也不單單是一個比賽的玄學與否的問題。 高強度的訓練會讓運動員的身體一次比一次被“破壞”之后超補償,于是她們就變得更加強壯。 這樣的循環之下,運動員的身體與普通人是有很大差距的,加上強訓練過后的六到九個小時都可能會更容易感染細菌病毒等。 如此一來,免疫力下降的時候,舊傷累積和長途跋涉,就導致了現如今的情形。 一月要是不舉辦四大洲而是世錦賽,那么此時的叢瀾也或許還是這樣。 沐修竹追著隊醫問叢瀾的身體狀況,看著比他自己的比賽還要操心。 于謹都無奈了:“你能不能把心思放你自己身上?” 沐修竹:“我多好,我該摔摔該跳跳的。” 于謹:“有點懷念剛帶你的時候了,你都不會跟我頂嘴的。” 沐修竹:“咦——” 于謹:“別跟我咦!學你師姐什么不好,天天學著些亂七八糟的。” 沐修竹:“我這是跟電視劇里學的,你不要怪我師姐。” 于謹:“那你以后別看電視了。” 沐修竹才不理他。 他還問:“為什么都是跟你學,我不生病,師姐病了?” 于謹:“廢話,我要是知道我還當什么教練?我直接解決人類未知難題去了!” 沐修竹:“……你好兇,你剛帶我的時候可溫柔了。” 這波屬于師徒倆互相委屈吐槽。 于謹:“那是我不知道你的真面目!” 不過,沐修竹傷病確實挺少的,小孩子訓練還特別耐練,于謹之前都好奇過,那傻叉前教練到底是怎么練沐修竹的,給孩子都搞出來了傷病。 一直到女單賽前,叢瀾的狀態都是那樣,沉默中帶著些微的萎靡。 只不過外人看不出來罷了。 有人嘀咕著“lan好像不是很外向”走過,只以為這就是她的性格,還念叨了兩句“怎么之前的比賽花絮里看著她挺開朗的”。 正常,誰生病的時候樂意跟外人熱情聊天啊,尤其還是賽前。 · 中國隊這次又是滿額參加的比賽。 人們對此已經見怪不怪了。 桑瑩蹲在電腦跟前,吊著手臂委屈地看直播。 媽媽問她要不要吃東西,桑瑩哀怨扭頭:“我手臂能拆石膏的話是要上冰的,吃胖了怎么辦?這會兒只有肥肉沒有肌肉增加。” 相反,肌肉還會在長時間不鍛煉中逐漸消耗分解。 媽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