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劍氣滿北涼-《雪中悍刀行》
第(3/3)頁
徐鳳年面對這位娘親娘家的長輩,欲言又止,感覺古怪。
老人伸出干枯手掌,輕輕拍了拍徐鳳年的手背,然后對鄧太阿和藹笑道:“生不同祖堂,確實是我吳家對不住你在先,你離家之時揚言死不共墳山,難道真要如此?”
鄧太阿冷笑道:“怎么,堂堂吳家劍冢,還需要我一個姓鄧的外姓人來撐起臉面?”
老人笑呵呵道:“你若愿意認祖歸宗,也是可以的嘛。”
鄧太阿估計是差點就要罵臟話了,好在還是忍下咽回肚子,狠狠灌了一口酒。
老人眼神似乎有些恍惚,“我吳家劍山之巔,曾經樹立有四劍,木馬牛,太阿,大涼龍雀,胸臆。”
老人接過徐鳳年遞過來的酒碗,低頭淺嘗輒止,望向武當山那邊,“木馬牛給李淳罡拿走,斷了。幸好素丫頭取走的那柄大涼龍雀還算完整,也有了繼承之人。素王劍本是我的佩劍,后來假借六鼎之手送給了翠花那孩子,唯獨古劍胸臆不曾認主,至今更是孤零零插在劍山之頂。”
不僅僅是徐鳳年鄧太阿和柴青山這位劍道宗師,就連6節君馮宗喜都聽聞遠處有劍鳴于匣。
足可見附近必然有一柄絕世名劍藏于匣中,且微顫不止。
鄧太阿臉色冷漠,無動于衷。
老人唏噓不已,也沒有繼續勸說鄧太阿。
鄧太阿放下酒壺,“吳素當年在劍山救我之恩,我早已在東海武帝城救徐鳳年一命,就已還清。吳素傳我吳家劍術之恩,我亦以十二飛劍贈送徐鳳年,也已兩清。”
老人似乎有些疲態,“你說什么就是什么,我只是替那柄太阿劍感到遺憾罷了,它何嘗不是棄兒?”
鄧太阿終于抬頭第一次正視這位老人。
在他還是孩子的時候,獨自茍活在死寂如同陰曹鬼府的的那座劍山之上,只有饑餓之時,才下山覓食,否則就是待在萬劍叢林之中,任由森森劍氣侵襲體魄,一次次暈厥,一次次醒來。那種痛楚,深
入骨髓。
那些年里,只有兩人登上劍山,徐鳳年的娘親,吳素,變著花樣傳授他最基礎的劍術。
還有一人,便是眼前老人。
曾經背著昏死過去的少年登頂劍山,俯瞰劍冢。
直到離開劍冢之日,鄧太阿才知道那個古怪老人的身份。
劍鳴大震。
如女子掩嘴嗚咽不止,如泣如訴,哀怨至極。
幾乎刺破耳膜。
除去老人、徐鳳年鄧太阿和柴青山四人而已,就連陳天元和齊仙俠李厚重都皺起眉頭,馮宗喜6節君更是氣機流轉不停,以此來抵抗那股動人心魄的無形劍氣,竇長風之流更是拼命捂住耳朵。
倒是茶攤老板這位普通人,只覺得那個聲音嘈雜了些,并無絲毫受傷。
老人沒有轉頭,只是伸手指了指馬車那邊,“三十余年來,那柄劍三次自行飛離劍山,第一次是你離開吳家,它被你強行留下。第二次,是你登上東海武帝城挑戰王仙芝。第三次,是你在北莽與拓跋菩薩死戰。在太安城,你與徐鳳年曹長卿三人之戰,它并未離開劍冢,只是在原地悲鳴而已。大概是它覺得主人此生都不會將它握住在手中了。自古傳世重器皆有靈,我相信如太阿劍這般可憐,也算屈指可數了。”
徐鳳年突然自嘲道:“同為武評四大宗師之一,本來曹長卿死后,等我重返巔峰,三人之中,拓跋菩薩很難更進一步,我自認最為接近天下第一人。”
老人看了看徐鳳年和鄧太阿,開懷笑道:“反正都一樣。”
鄧太阿重重嘆息一聲。
徐鳳年忍不住打趣道:“老鄧啊,矯情了不是?”
老人深以為然點頭道:“就是!”
鄧太阿神色落寞。
老人收斂玩笑意味,沉聲道:“別忘了,你鄧太阿先祖,曾是大破北莽萬騎的吳家九人之一!更是主持劍陣之人!”
鄧太阿深呼吸一口氣,凝視徐鳳年,“關外拒北城之北,交給我一萬北莽鐵騎!”
徐鳳年瞇眼笑道:“一萬少了點吧,兩萬別嫌多。”
老人扯了扯嘴角,自言自語道:“果然跟徐驍一個德行。”
鄧太阿猛然抬起手臂。
一道白虹飛掠而至。
鄧太阿手持太阿劍。
劍氣滿人間!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乐县|
昭觉县|
黔江区|
夏河县|
沂南县|
寻甸|
襄樊市|
于田县|
胶州市|
雅江县|
镇坪县|
榆树市|
忻城县|
霞浦县|
临城县|
阿荣旗|
黔西|
沙雅县|
商都县|
五大连池市|
宝兴县|
华亭县|
遵义市|
社旗县|
怀安县|
乡城县|
澜沧|
岚皋县|
福泉市|
怀化市|
石渠县|
柘荣县|
珠海市|
宜春市|
翁牛特旗|
古浪县|
田东县|
泗水县|
曲阳县|
玛纳斯县|
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