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辛苦了,秋陽博士。” “不辛苦,臣其實并不是最辛苦的,最辛苦的是雨教習。” 姜雨是姜華的同族,不過,早就出了五服,但也算是公族的一員。 作為公族的一份子,不去欺負別人就不錯了,怎么可能被其他人欺負。所以,秋陽博士并沒有貪墨姜雨功勞的想法。 “在臣到來之前,雨教習就已經制造出了原始版本的紙張。” 姜華微微點頭,表示了解。 “確實,那時候的紙張已經造出來了,只是成本較高,而且質量較差,保存時間又遠不如竹簡,用不了多久就會爛掉。” 別說這種原始紙張了,就算是后世的教材,反復翻閱,從高一翻到高三,也能把一本原本比較薄的新書翻得比較厚,出現明顯的腫脹現象。 從新書變成老書,書籍本身明顯變厚了。 而當時姜雨制造的原始紙張,真要是做成了書籍,估計翻個百八十次就徹底爛掉了。 “臣到來之后,雨教習對臣毫無保留,臣也只是更加了解道法,從法術的角度對造紙的過程進行了優化。” 說到這里,秋陽博士就帶著姜華等人開始參觀如今的造紙過程。 “過去的時候,第一步是斬斷竹子,把竹子放到池塘之中浸泡百日以上,同時洗去竹子的青皮。” “如今這一步直接使用道法替代,這口池子里面的水是用濁水配置出來的,竹子放到里面,只需一天就能浸泡完畢。” “過去的時候,第二步是……” “最后,直接使用道法進行烘干。” “臣為了方便,也為了提高效率,直接建設了一個烘干房,整個房子外圍使用了大量的道紋,每天都需要數名方士全力維護才能保證烘干房的運轉,但效率也因此大大提升。” “如今,使用了道法之后,從竹子到最終的成品,只需要兩天。” “也正是因為每次試驗的時間較過去大為縮短,所以臣才能在短短四個月內使用不同的原材料進行數千次試驗,正是有了這數千次試驗的數據,才有了今日的造紙流程。” “坦白說,臣其實并沒有刻意去發明什么,臣只是先使用道法模擬整個造紙過程,縮短造紙時間,提高造紙的實驗頻率。” “接著,臣就是帶領同僚們進行一次又一次的實驗,這些實驗本身其實很枯燥,但就是這些枯燥、不起眼的實驗過程卻蘊含了很多秘密,了解了這些秘密之后再去造紙,就便捷許多。” 看著一臉謙虛,不覺得自己有什么功勞的秋陽博士,姜華是打心眼里滿意。 雖然秋陽博士總是說他其實什么都沒做,并沒有做什么創新的工作,但其實他的這種思維模式,就已經領先了很多頑固不化的保守派道人。如果可以,姜華打算未來給他加加擔子。 這種人才,怎么能因為修為無法突破而沒多少年可活呢? 這種人才,就應該趕緊找個機會成為羽士,然后活上好幾千年,老老實實的給自己當項目負責人去! 走著走著,就走到了終點,姜華親自拿起了一張剛制造出來的紙張,兩個手指摩挲了一會兒,感覺還行。 “你們也都來看看。” 隨著姜華的招呼,風逸就走了過來,從現場拿起了幾張紙,自己觀察的同時,還遞給了其他同僚。 “秋陽博士,能問你幾個問題嗎?”片刻后,風逸直接問道。 看著一絲不茍的風逸,秋陽博士就想起了很多關于風逸的傳說:嗯,這些和風逸有關的傳說,大多數不是什么好話。 有的說風逸不要臉,光拿好處不辦事! 有的說風逸這人不行,明明出身一百七十三家但是卻不給大家伙兒辦事,自從當上了內閣成員,就自覺高人一等,你請他吃飯他都不搭理伱! 還有的說風逸這人面厚心黑,是個能唾面自干的家伙,城府深沉的很。 總之,面對姜華這位主君的時候,秋陽博士一點都沒有緊張,還覺得姜華的笑容很有感染力。可是此刻看著板著臉的風逸,頓時心里就是一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