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看著一臉焦急的郡尉炎,姜華淡淡的道:“炎叔,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不要急,放心,你肯定寫的出來。” “比如,炎叔你可以寫一本民兵訓練手冊!” “這本書不需要講述很高深的知識,就專門講解如何系統(tǒng)的把一個普通成年男子訓練成合格的民兵即可。” “一名合格的民兵,肯定包括體能訓練,兵器訓練,興許還包括很多日常陷阱的設置,以及日常遇到突發(fā)情況之時的應對……” “當然,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民兵,炎叔你肯定比我懂。” “我對這本民兵訓練手冊的要求就是,通俗易懂,啰嗦一點無所謂,如今已經(jīng)有了紙張,過去一卷竹簡寫不下的東西,完全可以拓展到一本書!” “如何選拔合格的民兵,如何訓練,吃什么喝什么?訓練的具體細節(jié)?行軍訓練又該做哪些準備工作?為什么?” “這些問題,如果全部用大白話說清楚,說透徹,可能要講幾萬字乃至于幾十萬字。” “如今一本一百頁的書籍也就才五萬字,也就是說,炎叔你把民兵訓練手冊給講透徹了,說不定就得三五本書甚至是十本八本!” “這還只是最基礎的民兵訓練手冊,炎叔你能講的東西多著呢!” 說到這里,姜華就看向了郡丞雨,此刻,郡丞雨關于自己要寫什么,已經(jīng)心里有數(shù)了,主動朝著姜華拱了拱手:“臣已經(jīng)知道這一百本書該寫什么了。” “首先是咱們鹽城的律法以及律法解讀,過去的時候,鹽城律法非常簡略,只有幾千字,很多方面都只規(guī)定了一個大致原則,具體細則全都沒有。” 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及盜抵罪! 這便是鼎鼎有名的約法三章! 劉邦當時進入了咸陽,與咸陽本地百姓約法三章,就是約定了這三件事兒或者說這三道法律。 這個時代的法律,大多類似,非常簡略。 這也是時代的局限,竹簡能記錄的知識實在是太少了,稍微復雜一點,底下的官吏就學不全、學不會。 “過去的時候,律法只有幾千字,很多時候律法到底怎么用怎么判,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主官的個人操守。” “接下來,臣打算組織一批干吏,挑選一批過去五十年內發(fā)生過的典型案例,一起重新塑造鹽城的律法體系。” “這一次,至少也要把原本數(shù)千字的律法擴充到數(shù)萬字。然后再寫上數(shù)十萬字的系列詳解,附上過去五十年間發(fā)生過的典型案例。” “這一系列書籍,就能有二十本!” “然后,臣在組織一批干吏,寫如何才能成為合格村長。這村長看似不起眼,但實則是鹽城施政的根基。無論咱們上面有多少政令,有多少想法,真正到了實施之時,還是得看村長的。” “村長行,政令就能執(zhí)行下去。” “村長不行,政令就不通!” “村長昏庸無能,那這個村子的百姓就只能水深火熱!” “村子和其他人勾結在一起,那村子里的百姓可能就有性命之憂。” “而村長們做了壞事,敗壞的卻是鹽城的名聲,敗壞的卻是主君您的名聲!” 好處都是村長的,壞處都是鹽城的,這怎么行? “另外,還要組織一批有經(jīng)驗的百姓,好好的寫一寫怎么開荒!” “咱們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都需要不斷開荒,這也很重要。” 郡丞雨再次朝著姜華拱了拱手,表示知道。 等到姜華看向長空道人的時候,長空道人就知道自己該寫些什么了。 “我已經(jīng)知道要寫什么了,一千本書雖然聽著很多,但如今想來,似乎也不算難。” 說著,長空道人就伸出了食指:“這第一,可以寫觀想法、呼吸法、導引法的詳解。” “過去的時候,其實也寫過,也組織人手寫過,還記錄到了教材之上。但那個時候的教材是竹簡,所以內容依然很是精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