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隨后春娘將一朵金耳切碎燉罐子里。 燉好后,先喂點給雞吃,觀察半天,見雞毫無異樣,才自己嘗了嘗。 櫻寶其實不想讓娘嘗,畢竟阿娘還在哺乳期,萬一奶水受影響可就糟了。 但春娘堅決要自己嘗,喝了小半碗,等半晌沒有不舒服,才允許閨女吃。 櫻寶喝一口,金耳湯軟糯粘稠,帶點桂花香,若是加點蜜糖就更好了。 “好吃。”櫻寶一口氣吃了半碗,舔舔嘴唇道:“讓爹明日拿去鎮(zhèn)上藥鋪看看,若不行,就去縣城。” 她確定這就是金耳了,口感與外觀都與溫姐姐說的一樣,連味道都差不多。 溫姐姐家祖上有人曾在太醫(yī)院供職,據說專門給皇室貴族看診,后來年紀大了,便告老返鄉(xiāng)。 所以溫家的男子大多學醫(yī),廣開藥鋪,在各地很有名望。 溫姐姐自小便耳濡目染,不僅懂醫(yī),也懂辨藥,經常給櫻寶講述她小時候的見識。 當然,櫻寶也很喜歡聽。 “嗯吶。”春娘笑瞇瞇道:“等你爹回來,娘就跟他說。” 傍晚,姜三郎赤腳從地里回家,放下肩上的爬犁,舀水沖洗干凈雙腳,穿上閨女拿來的布鞋,這才坐下吃晚飯。 見桌上有一碗黃燦燦的糊糊,好奇問:“這是什么粥?” 春娘抿嘴笑道:“是金耳,寶兒采到的,你嘗嘗好不好吃。” 姜三郎端起來喝了一大口,嘖嘖嘴,贊道:“味道不錯,滑溜溜的,喝進肚子里暖呼呼。” 春娘抿嘴笑道:“這東西可值錢了,西村阿婆說縣城藥鋪賣好幾十兩一匣子呢。” “嗯?”姜三郎瞪大眼,“真的?西村哪個阿婆說的?” 一旁的櫻寶:…… 所以說,一個慌話真需要無數個慌話去圓啊。 第二天,姜三郎帶一根長滿金耳的桑樹棍去了鎮(zhèn)上,拿給李郎中瞧。 李郎中拿起來聞了聞,很意外,“這個確實是金耳,上好的滋補珍品。” 抬起老眼,問:“你家二郎是不是曾經吃過這個?”他還惦記姜二郎的肺疾是怎么好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