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配藥大伙計倒也客氣,向姜三郎回個禮,“客人找我家掌柜何事?” 姜三郎直言:“某家里有一些金耳,想問問貴堂收不收?” 伙計一愣,打量下幾人,說:“那可要看品相如何。若品相成色不錯,當然是收的。” 姜三郎連忙將背簍拿過來,放在柜臺上,“那請看看這個如何。” 伙計拿起一朵翻來覆去瞧了瞧,聞了聞,又捏了捏。 他沒有說行不行,對姜三郎道:“你們先等等,我這便去請掌柜來。” 伙計讓旁邊藥童過來照應,自己轉身往內堂去了。 沒多久,一個四十來歲的長須中年人隨伙計出來,神情倨傲,淡淡掃過兄弟三個。“你們是賣金耳的?” “是。”姜三郎抱拳。 掌柜踱步過來,拿起一朵金耳翻看一下,說:“這種成色的金耳,咱們這里一兩銀子一斤。” “啥?”姜三郎一愣,臉色有點不好看。 李郎中可是付了十兩銀一斤呢,沒想到這個藥堂竟然只出一兩。 姜大郎和姜二郎對視一眼,倒沒怎么失望。 要知道一斤稻米才三文而已,羊肉也不過十八文一斤。 這小小金耳一斤就能賣一兩銀子,也就是一千文,那可是一大筆錢啊,趕上他們農家幾個月收入了。 可三弟不是說一斤十兩的嗎,怎么會相差這么多?姜大郎困惑。 姜三郎心里雖惱火,但也不好發作,只提醒道:“掌柜是不是看錯了?我這個可是金耳,前些日子還賣十兩銀一斤呢。” 掌柜面露不耐,說:“咱們收購的就是這個價,你愛賣不賣。” 說完轉身走了,經過伙計身邊,還瞪了他一眼。 伙計滿臉尷尬,對姜三郎道:“那位是藥堂掌柜,既然你們不接受一兩價格,就請回吧。” 姜三郎沉著臉一言不發,收拾好金耳背上就走。 櫻寶幽幽看一眼伙計,心里唏噓。 這個伙計就是十幾年后的九康藥堂大掌柜。唉,這會兒他還是個沒權勢的小伙計,啥事也做不了主。 幾人出了九康藥堂,在驢車旁商議。 姜三郎:“要不再去別的地方看看?” “也行。我看這條街上有不少藥堂,咱們多跑兩家問問價格。”姜二郎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