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濟水-《夜主咸陽》
第(1/3)頁
吟行不憚遙,風景盡堪抄。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
立冬日,北風高,奔流不息的濟水終于在河面上凝固出一層厚實的冰殼。
原本可以依作天險的十里河面,如今已然變成坦途。這也預示著南北兩岸的對峙狀態徹底被打破,二十萬對三十萬的驚天大戰也正式拉開帷幕。
聚集在靈丘城外的五國聯盟軍此刻已抵達濟水河邊。
無數旌旗遮天蔽日,二十萬大軍分成五塊方陣整裝待發。槍戈如林,刀劍寒光。吃飽喝足嘗到甜頭的士卒們此時都是昂首挺胸士氣如虹。
這段時間無數財貨女人的予取予求,讓這些人都變得極度膨脹起來。似乎只要跨過面前這條大河,對面便有比之前還要多上十倍百倍的好處在等著自己。
而燕國作為這場戰爭的發起者,此時也當仁不讓的承擔起探河的任務。
數百騎兵四蹄皆包裹著粗麻布一字排開在冰面上緩緩推進。奇怪的是,遠處不斷窺視的齊軍偵騎卻全然視而不見。
河面冰層被踩得咔咔作響,騎在馬上的士兵時不時停下來用長槍去戳擊著地面。
確定冰層厚度無礙之后就會有跟隨的士兵搬來草垛作為標識,像這樣的前期探查工作在之前聯軍已經整整進行過三天。
不過令人奇怪的是,在這三天時間里南岸的齊軍卻很是平靜,原本以為起碼也會來搞些破壞的,未曾想他們依舊在指揮著民夫搶修防御工事。
延綿數十里的河灘上,如今遍布溝壑陷馬坑,竹簽倒刺絆馬索也比比皆是。
縱橫交錯的坑道中囤積了大量的油脂木柴,箭塔地堡成排成列遍布各處。
高的低的,地面上的地底下的,如此嚴密的立體防御系統讓聽到斥候匯報后的諸位將軍都眉頭緊鎖。
很明顯這是塊硬得不能再硬的硬骨頭了,齊國幾乎把所有的一切全壓在了這里。
不過這樣做對于此時的五國聯軍來說有好亦有壞,敗則敗矣自不必說。若勝,那也就預示著齊國之后再無反擊之力,南岸所有城池皆可納為囊中之物。
所以這反倒不需要如何商議,打終歸是要打一下的,再硬得骨頭不啃上一口又怎知到底啃不啃得動。
至于繞過這幾十里防線的問題其實意義不大,若往東,除非你有海船沿海岸線迂回個大圈。往西的話那不知盡頭的太行山脈便能讓大軍望而卻步。
于是在北岸整整探查了三天之后,由五國各出五千人馬組成的兩萬五千先鋒部隊,先行向齊國防線發動了試探性進攻。
目的只需在南岸奪下一塊足以讓后續部隊平安通過河面的根據地,待到所有人馬成功抵達南岸后再行步步蠶食。
聯軍這邊的躍躍欲試蓄勢待發,反觀南岸齊軍大營之中,觸子卻在此之前就把所有手下將領召集在一起。
而且看著門外那些親兵臉上的古怪表情就能猜測到,似乎會議現場氣氛并不怎么愉快。從剛才到現在,里面的爭吵聲就從沒有停止過。
當然,底下眾將軍爭論的重點還是在如何抵御聯軍攻勢上。
這里頭便有以張景山為首的保守派,他主張依托完備的防御工事來抵御聯軍來勢洶洶的兵鋒,最起碼要將對方拖上半月以上,待到其銳氣盡失之時,方可采取反擊手段。
之所以做出如此方針自然是有依據的,首先聯軍方面糧草不足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他們旨在速勝不耐久戰。
于是張景山的主體思路是在一個“拖”字。如今看似丟失半壁江山頹勢在我,其實他們這一方才是真正的本土作戰擁有得天獨厚的百姓基礎。
至于山廣志卻主張分派出一支奇兵趁河水凍結潛回北岸,待到聯軍發動總攻的時候可以來個兩面夾擊畢其功于一役。
他的理由同樣是糧草,只不過在意的卻不是聯軍,而是濟水南岸的百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离岛区|
岑巩县|
日土县|
龙陵县|
孝昌县|
富源县|
鹿泉市|
崇义县|
大关县|
元谋县|
泽州县|
黑龙江省|
临澧县|
黎城县|
滁州市|
兖州市|
江山市|
凤台县|
共和县|
巴楚县|
广河县|
海城市|
九台市|
云霄县|
保康县|
遂平县|
依安县|
乌兰浩特市|
望江县|
富川|
兴仁县|
扶沟县|
壶关县|
杭锦后旗|
闽清县|
共和县|
九江市|
理塘县|
军事|
望城县|
水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