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滿廳商賈紛紛頷首,表示贊同。 以弱冠之齡,便可當上郡守,單憑這一點,便足以證明劉鑠的能力。 見沒有人反對,劉鑠長出了口氣,微微抬頭,幽幽目光從會客廳射出,彷佛穿越了時空,回到了當初硝煙彌漫的戰場: “想我劉鑠當年,孑然一身,僅帶著仲康一人,便敢去酸棗與十八路諸侯會盟,此事若不是真實發生,講給旁人聽,都只會當笑話般,付之一笑罷了。” “可我劉鑠偏偏那樣做了,而且斬華雄、敗呂布、追殺董卓、攻破雒陽,討董的諸多大事皆有我劉鑠的身影!” “若是沒有這段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提心吊膽日子,我劉鑠豈能有今日這般成果,又豈能以弱冠之齡,當上東郡的太守。” ...... 說到這里,滿廳的商賈已然有些明悟,他們此前只看到了劉鑠輝煌的外在,卻沒有看到劉鑠為之付出過的艱苦努力。 但是現在...... 劉鑠僅僅只是三言兩語,便告訴他們,賺大錢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如今的萬人之上,是他拎著腦袋奮斗出來的。 “哦對了。” 劉鑠抬手指向一旁恭立的許褚,面上浮出一抹淡笑:“我個人不通武藝,甚至連個普通的士卒都打不過,爾等若是不信,可以問問仲康。” 許褚肯定地點點頭,朗聲言道:“沒錯!俺家主公不通武藝,但卻敢于引兵追殺董卓,無懼刀兵加身,俺許褚打心眼里佩服。” 廳中商賈多少聽說過點劉鑠的事情,他們雖然不清楚討董過程中,發生了何事,但對于東郡境內的戰事,多少有些了解,尤其是黑山軍圍攻濮陽之戰。 那一戰中,要說最耀眼的一幕,自然是內外并舉、前后夾擊,一舉將黑山軍渠帥誅殺,從而鼎定戰局的一幕。 而在這一幕當中,最耀眼的絕非是率領精騎趕來馳援的徐晃,更不是率領步兵小隊,在萬軍叢中廝殺的典韋、許褚。 而是扛著熾焰大纛旗,在城頭之上,與黑山軍渠帥對峙的劉鑠! 那一幕,即便現在,依舊流傳在東郡百姓的口中。 可誰又能想到! 扛著熾焰大纛旗的劉鑠,居然不通武藝? “啊?劉郡守居然不通武藝?” “以前只是聽說,但誰又能相信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