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扯淡的話聊了半晌,終于是把氣氛活躍起來,但似乎有些太過活躍,以致于袁胤竟一直在扯淡,始終沒把話轉到正題。 劉鑠可沒時間跟他搞這些彎彎繞,感覺氣氛已經足夠,便也懶得再繼續廢話,而是直奔主題道: “不知袁長史此次來我東郡,所謂何事?” “哎呦—!” 袁胤面上的笑容戛然而止,猛地一拍腦門,細眉微蹙:“瞧我這個腦子,竟只顧著與劉郡守敘舊,忘記了正事,此事賴我。” 劉鑠淡然一笑:“無妨,咱們先把正事解決了,今夜在我郡守府,咱們把酒言歡,再好生敘舊不遲,你應該知道,我這里可是宮廷的食監掌勺。” 當年劉鑠收編了殘廢雒陽皇宮中的一大堆宮人,不僅有太醫,還有食監、盾構令、考工令等匠人,早已聞名于諸侯。 “那可真是我袁某人的福氣了,說句實在話,長這般大,袁某還未嘗過宮廷食監的廚藝,這次一定要開開眼。” “好說好說。” “劉郡守。” 言至于此,袁胤揖了一揖,態度急轉嚴肅,鄭重道:“其實在下此來真正的目的,是想要與郡守您結盟的。” “結盟?” 劉鑠佯作詫異,細眉微微一蹙,淡然笑道:“袁長史莫要開玩笑,我劉鑠不過東郡郡守而已,袁將軍能瞧得起我劉鑠?” “劉郡守切不可妄自菲薄。” 袁胤趕忙搖頭擺手,打斷劉鑠,朗聲言道:“我家主公最是敬佩劉郡守這樣的人,想當初你單人獨騎會盟,追殺董卓,只為心中道義。” “如今,你成為東郡郡守,面對數十萬黑山軍鄉民,不僅沒有拒絕他們,反而開倉賑糧,修建新城,盡最大的努力安置他們。” “如此仁義之主,真乃世所罕見,我家主公還因此專門上表朝廷,為劉郡守歌功頌德,或許要不了多久,即便是遠在長安的陛下,也知劉郡守仁德美名。” “哦?” 劉鑠這次是當真詫異,一臉不敢置信地問:“袁將軍當真因此事上表朝廷,為劉某歌功頌德?” “那是自然。” 袁胤拍著胸脯道:“劉郡守若是不信,可以派人打聽打聽。” 見袁胤如此自信,劉鑠緩緩點頭:“信!當然信!袁長史既然敢開金口,劉某如何不信。” 袁胤揖了一揖:“今日,我家主公聽說了南匈奴于夫羅之事,深感袁紹卑鄙無恥,因此想與劉郡守結盟,令袁紹不敢輕易南顧。” 呵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