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劉鑠翻個白眼,不屑地謾罵道:“真以為勞資跟孫堅一樣,這么容易被袁術拿捏?也不撒泡尿好好照照自己,到底是個什么德行。” 正當劉鑠離開會客廳,準備轉入內院時。 忽然。 一個熟悉的聲音自外面響起: “主公。” “文若?” 劉鑠一下子判斷出來,扭頭望向,輕聲道:“你怎么有空過來?” 荀彧揖了一揖:“屬下是來商討東郡灌溉水網之事的。” 劉鑠哦的一聲驚詫:“怎么,這么快便修改好了?” “嗯。” 荀彧點了點頭:“畢竟東郡不大,這次屬下增加了陳留、濟陰郡、濟南國等部分水網的構想,想要跟主公提前商議。” 劉鑠面上泛起一抹淡笑:“這樣也好,提前構思,總比未來再想強多了,否則水網線路太過繁雜,反而不好。” 僅此一言,荀彧便已感受到自家主公的雄心壯志,于是乎更加欣喜:“兗州西部盡皆平原地勢,河道縱橫,布置好水網,有利于將來的糧草運輸。” 看過兗州沙盤的劉鑠,自然清楚兗州的地勢,至少在他自己的理解中,兗州地勢基本可以分做兩個部分: 其一:是大野澤以東的丘陵地帶; 其二:則是大野澤以西的華北平原地帶。 這是一個不與邊郡相接的內地板塊,在大漢十三州的板塊中,只有與之東面相接的司隸,以及三國相爭的焦點荊州,享有這樣的設計。 從內部相爭的角度上來講,這種區位意味著,此類板塊不可避免的,會成為各方勢力爭奪的焦點。 如果說荊州是爭奪長江流域控制權的關鍵先生,那么司隸與兗州則是北方的樞紐,將它們連接在一起,會發現兩大板塊所覆蓋的,正是一條橫貫大漢的中軸線。 所謂入主中原,在地緣政治上的象征就是控制這條中軸線,這也是為什么,荀彧認定為兗州為天下之要地,而且提前開始設計水網。 從水系角度定位中原的話,其天下之中的定位,很大程度體現在,它的范圍包含有黃河、濟水、淮河三大水系,而這些特點,在兗州身上都得到了完整的體現。 基于古代社會的生產力水平,能夠承載大宗貨物運輸的水路交通,在戰略上較之陸路交通要更為重要。 畢竟,在糧食和人口是最基礎性戰略資源的自然經濟時代,水路交通的價值主要體現在糧食運輸上。 何謂戰略眼光? 這便是戰略眼光! 能夠提前考慮到問題的關鍵,而且提前準備、提前統籌安排,王佐之才的荀彧,簡直就是現代職業經理人的典范。 “走吧。” 劉鑠擺了擺手,示意荀彧往偏殿方向。 “主公。”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