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是這樣的。” 鞠義深吸口氣,繼續言道:“末將有一套步克騎戰法,需要在三個月內,大量反復訓練,這對體力的消耗非常巨大,還望主公能提高我營的伙食標準。” 袁紹暗暗松了口氣,發出一聲蔑笑:“我當是何事,不過是提高伙食標準而已,我答應便是,每日三餐,管飽,如何?” 漢末時期正常情況是朝食、夕食兩餐,平素農活比較累時,可能會吃一頓午餐,但也只是解饞而已,俗稱打尖。 而在戰時,士卒的伙食標準便是三餐,因為他們的體力消耗巨大,必須要補充足夠能量,才能發揮出最強戰力。 當然! 也僅僅只是三餐而已,不同等級的士卒,伙食標準不同,往往最底層的士卒,只能吃得上一張麥餅,而中層軍官則不然,或許還能喝口湯。 至于管飽? 哼! 想都甭想! 糧食這種戰略物資,對于各路諸侯而言,絕對是要嚴格控制的,能縮減多少成本,便縮減多少成本,給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七、八十的底層士卒吃?于他們而言,便是浪費。 袁紹自以為最后兩個字重若千斤,完全可以令鞠義滿意,但鞠義卻是頗為不屑,反而拱手抱拳,提出自己的要求: “主公,不單單要三餐、管飽,而且每日至少要有兩頓肉,最好在午食、夕食,且以羊肉最好,每天殺兩只羊即可。” “這......” 袁紹皺了皺眉,陷入沉默。 鞠義立刻補充言道:“主公,羊肉的肉質比較肥美,可以在短時間內,提高士卒的體質,這對于擋下白馬義從的沖擊,是極其必要的。” 機動性! 沖擊力! 顯然! 鞠義提出的要求是具有針對性的。 袁紹深吸口氣,再次瞥向荀諶,試探性問道:“友若,怎么樣?可能實現否?” 荀諶眸中閃過一抹獰色,揖了一揖道:“主公,每日殺兩只羊,一月便是六十只,三月便是一百八十只,屬下便是臨時買,都不可能買得到那么多羊。” “主公。” 不等袁紹開口,鞠義便提前打斷,給出自己的意見:“咱們可以派人趕往代郡烏桓營地,朝他們購買羊,而后從飛狐道,過淶源縣,返回中山國。” 太行八陘中的蒲陰陘,實際上不是一條標準的路,它是以淶源縣為中心,呈現十字交叉的戰略通道。 從中山國走唐河道,便可抵達淶源縣,再從淶源縣走飛狐道,便可抵達飛狐口,進入代郡的地界。 代郡是個相對比較特殊的郡,它雖然隸屬幽州,但卻被太行山、燕山隔絕在外,單從地緣屬性上判斷,倒更應該歸屬并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