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哦?” 劉鑠不由詫異:“袁紹當真離開了?” 郭淮極其肯定地點點頭:“嗯,千真萬確,學(xué)生已經(jīng)反復(fù)確認過了,準確無誤。” 劉鑠繼續(xù)追問:“鄴城現(xiàn)在還有多少兵馬?” 郭淮皺著眉,如實回答:“鄴城城頭旌旗廣布,單從旗幟上判斷,暫且不知有多少兵馬,不過從袁紹帶走的兵力看,鄴城總兵力不會超過一萬人。” “一萬人?” 劉鑠哂然一笑,當即明白其中奧妙:“好一個袁紹,居然跟我玩虛張聲勢這一套,倒還真瞧得起我劉鑠。” 荀彧捏著頜下一縷胡須:“袁紹親自趕往前線指揮戰(zhàn)斗,倒是個正確的選擇,但鄴城絕不可能留那么多人。” “最佳兵力應(yīng)該在五千到八千之前,不過從其虛張聲勢的舉動來判斷,想來應(yīng)該在五千人左右,絕不可能是八千。” “沒錯。” 又有陳宮深吸口氣,跟著分析道:“鄴城乃是百年城池,不僅堅如磐石,而且易守難攻,加之他們在兗州有張邈、袁遺呼應(yīng),絕不可能在鄴城留太多兵力。” “在下同意文若的分析......” 陳宮確定一定以及肯定地道:“鄴城留守的兵力,應(yīng)該在五千上下,絕不會再多了。” 程立頷首點頭:“在下附議。” 羊衜拱手:“在下附議。” “在下附議。” “附議!” “......” 劉鑠長出口氣,擺了擺手。 當下,許褚將鄴城的藍色小旗取下數(shù)支,將其轉(zhuǎn)移往與公孫瓚決戰(zhàn)的前線。 “這便是袁紹給我等的回應(yīng)。” “諸位。” 劉鑠柔和的目光緩緩掃過在場每一個人,試探性言道:“爾等有何想法,盡皆可以暢所欲言,咱們集思廣益,爭取商量出個對策。” 一旁荀彧率先言道:“不知主公可是對鄴城,有何想法?” 劉鑠倒也沒有絲毫遮掩,點點頭:“實不相瞞,我還真想在這關(guān)鍵時期,拿下鄴城。” 單從歷史表現(xiàn)來看,袁紹強過袁術(shù)。 因此,趁袁紹沒有發(fā)展起來,率先搞死他,絕對是明智的選擇。 而屆時自己取而代之,汲取袁紹勢力龐大的養(yǎng)分,回頭再收拾袁術(shù),豈不是易如反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