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淳于瓊一下子判斷出來。 震驚之余的同時,也不由地為之詫異:“好一個徐晃,居然敢放棄攻城器械,主動迎戰,的確有些勇武,是我小瞧他了。” “弟兄們!” 面對兩千精騎兵,淳于瓊自知沒有正面迎戰的可能,因此毫不猶豫地下令:“速速迂回撤軍,直奔斥丘?!? 希吁吁—! 不由分說,淳于瓊撥馬迂回,后方精騎緊隨其后,在徐晃大軍趕來之前,完成掉頭轉向,直奔斥丘縣方向疾馳而去。 ***** “將軍快瞧,他們似乎要跑!” 正在后方追趕的徐晃親衛,眼瞅著前方兵馬迂回轉向,急忙抬手指向前方,提醒道。 “嗯?” 徐晃微微蹙眉,抬眸望向前方兵馬。 果然! 淳于瓊的騎兵已經完成迂回轉向,正在朝著鄴城方向潰逃,只不過,因為對方的規模比較小,因此發現時對方已經完全調轉了方向。 “還沒打便要跑,原來袁軍是在虛張聲勢。” “哈哈,全都是膽小鬼,袁軍必定是想靠此機會,找回顏面。” “定然如此,否則怎么可能還開打,便要逃之夭夭呢?” “與這樣的敵人作戰,簡直丟人現眼?!? “咱們速速追上去,將其消滅,也不枉白來冀州一趟?!? “......” 聽著眾將士的吵雜聲,徐晃內心毫無半點波瀾。 他從來都不是一個容易被人影響的人,尤其還是在自己極其擅長的領域。 淳于瓊此人雖然算不上膽大,可也絕非膽小如鼠之人,當年他敢隨同大軍追殺董卓,便足以證明他是個有膽有識之人。 雖然在面對徐榮的北軍五營時,多少拉了孫堅的后退,險些耽誤了大事,可在后期他敢于獨自追殺“董卓”,最終中計,倒也證明了他的膽量。 現在迂回轉身便走,絕非是膽怯,而是明智,畢竟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殊為不智,亦或者說,此舉背后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徐晃不敢輕易下決定,因此繼續追殺,觀察對方的舉動,通過細節,來佐證自己的判斷,只有這樣,才能做出最正確的決定: “快—!” “速度再快些,給我攆上去。” “殺—!” 震天的喊殺聲激蕩在空曠的原野上,經久不息。 徐晃能清楚地感受到,雙方之間的距離在一點點不斷拉近。 可是...... 在對方先知先覺的條件下,大家全都是騎兵,卻依舊能被自己緩慢拉近距離。 真正的原因,或許只有一個:故意如此! 沒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