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無妨,咱們這不就碰面了嗎?” “哈哈哈哈!” 頓時,二人相視大笑。 陳宮輕聲道:“文若,你適才說無妨,這是何意?” 荀彧取出信箋,遞給陳宮:“主公有消息送回來,青州的事情辦妥了,今日便能回來。” “哦?” 陳宮驚詫不已:“莫非,主公已經邀請到鄭老來東郡辦學了?” 荀彧搖搖頭:“暫時還沒有,不過鄭老答應,先來東郡瞧瞧,然后再考慮辦學之事。” “太好了。” 陳宮內心狂喜,興奮地恨不得跳起來:“只要鄭老能來東郡參加豎碑儀式,那么來東郡辦學,想來也必是水到渠成。” “來東郡辦學?” 二人一唱一和,倒是把邊讓給驚到了:“稍等!公臺,你的意思是,劉郡守前往青州,真正的目的不是邀請鄭老來參加豎碑儀式,而是來東郡辦學?” “嗯。” 及至此刻,陳宮便也不再隱瞞,肯定地點點頭:“實不相瞞,我家主公今年制定的戰略,只有兩個。” “其一:開荒屯墾,提高畝產;” “其二:恢復荒廢已久的庠序,令適齡者通通入學讀書。” 陳宮深吸口氣,極其鄭重地道:“我等已經把庠序摸排清楚,現在只差經師就位,便可如期開學,教化民心。” 邊讓感動不已,緩緩點頭:“我就知道,亂世行王道者,唯有劉郡守一人而已,當別的諸侯全都在招兵買馬,攻城略地時,劉郡守卻想著教化民心。” “佩服!” 邊讓五內銘感,愈發感覺自己當初的決定,是極其正確的:“劉郡守此舉實在令人敬佩,我邊讓一定舉雙手贊成。” “他既然在此刻趕往青州,想必是想借助豎碑儀式的影響力,完成此事,對否?” “嗯。” 陳宮肯定地點點頭:“豎碑儀式只是前奏,緊跟著還要趁熱打鐵,召開儒林大會,繼續強化豎碑儀式的影響力,而后才會與鄭老合作辦學。” “豎碑儀式、儒林大會?” 邊讓佩服得是五體投地,不住點頭:“劉郡守果然有想法,他比我想象中還要厲害許多,看來我這大半年時間的奔走,是值得的。” “當然!” 荀彧深吸口氣,朗聲言道:“實不相瞞,當我家主公得知文禮兄趕往長安時,心中極其感動,盛贊文禮兄真乃鴻儒之士,天下之楷模。” 邊讓趕忙搖頭擺手,謙虛道:“哪里,在下與劉郡守相比,實在是不值一提。”. 第(3/3)頁